莫言《红高粱》阿译本文化元素的翻译研究——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视角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元素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外交日渐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
  作为一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形式,文学作品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特色,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要扩大文学作品的国际影响,文学作品的外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赢得了国内外高度赞赏与充分肯定,其中的中国元素毋庸置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13年1月,哈赛宁博士翻译的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阿语译本在埃及出版,受到埃及文艺界和阿拉伯读者的极大关注,并在埃及国际书展和众多阿拉伯国际书展中入选畅销书之列,其译者也因此而荣获第十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红高粱家族》受到阿拉伯读者欢迎和关注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宗教和中国山东地区的风俗习惯。其中的中国婚俗、丧葬仪式、饮食习惯、人物姓名与酿酒方法等,都引起了阿拉伯人的浓厚兴趣。
  本文以莫言《红高粱家族》的第一部《红高粱》为例,以翻译学、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关注该小说的翻译实践及其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状况,重点考察译者对小说中文化元素的翻译与读者的接受度。
  从文章结构来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思路,总结文学翻译的特点,对《红高粱》的译者及其翻译观、选择该小说进行翻译的原因进行介绍与阐述。
  第一章具体讨论哈赛宁博士翻译的莫言《红高粱》小说,按照奈达的分类方法将译本中的文化元素分为五类: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及语言文化,尽可能较为全面地涵盖各层面的文化元素。针对每一类文化元素,本文采取定量统计方法,考察译者对文化元素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并选取典型样本,结合翻译理论,对阿拉伯语译本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并作出相应评价。
  第二章聚焦阿拉伯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借助检索和访谈方式,了解莫言《红高粱》阿译本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情况与读者的阅读反馈。包括埃及、约旦、阿联酋在内的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只是对该译本进行了宣传和推介,但是,关注度仍然较低,且分布不均。阿拉伯读者虽然总体上对该译本表示好评,但是,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建议,如希望译者保留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氛围,词汇重复过多等。
  第三章是针对以上几部分的分析和总结,对中国文学外译与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更好地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相关建议如下:①关于译者选择,要加强中阿学者的翻译合作,鼓励精通中文的阿拉伯学者翻译中国文学,提出招标考察译者机制,综合考虑译者的原有翻译经验、海内外学术声誉等因素;②关于翻译方法,要结合阿拉伯读者的阅读反馈,在翻译中国文化元素时更多采用异化策略,使之充分感受中国文化氛围;③关于传播方式,要抓住译本问世初期或发行前的黄金时期,加强宣传力度,与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互相合作,形成稳定的推广机制。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哥伦布美洲发现五百周年之际,大量纪念活动及相关主题的出版物涌现。这些活动和出版物在对哥伦布1492年的“美洲发现”及其对新旧大陆后世影响的看法和立场上争议颇多。这其中也包括来自长期缺失和边缘化的本土裔民众及学者的呼声。他们用行动和文学作品反对英雄化的哥伦布叙述,反对将哥伦布抵达美洲的历史神话化,本质上即反对两者所代表着的“殖民凝视”和以欧美为中心的殖民统治和霸权主义。这时期的一些美
学位
本文以阿拉·阿斯旺尼的成名作——《亚库班公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小说的非文学性为切入点,以“一·二五革命”前的埃及社会为研究背景,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法、文本细读法、跨学科分析法及身份认同等相关理论知识来全方位解读小说《亚库班公寓》的社会性。探究了小说中关于革命前埃及现状描写的客观性,及小说与之后发生的“够了”运动及“一·二五革命”之间的联系。  本文的序言部分介绍了阿拉·阿斯旺尼作品的研究现状,分析
学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崛起引起国际关注,也引起一些国家的不适应、不信任、不了解乃至恐惧的心态,境外涉华舆论存在负面声音和消极论调,国际主流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渠道,了解其涉华报道,总结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能够有助于我国引导国际舆论、更新对外传播方式,从而提高国家软实力,塑造真实良好的国家形象,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谊源远流长,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到今天的
在当今社会里,女性地位的高低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成正比,但韩国的情况却有些例外。韩国是亚洲地区较早实现工业化与经济腾飞的国家,其女性地位却比一些落后国家更低,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现象。本文通过考察韩国各个历史时期女性的地位,找出女性地位变化的原因,进而分析制约目前女性地位提高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女性地位的提高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比较研究法,对韩国女性地位的历
学位
很多前人研究表明,语料库与二语习得(如Chambers2010)和外语教学(如R?mer2011)之间存在潜在联系。其中一些研究试图调查证明“数据驱动学习”(DDL,Johns1991)在外语学习背景下的效果,但是目前相关实证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十分有限,且以非英语的外语作为对象的研究更是匮乏。因此,本文研究目标有以下两方面:(一)考察在西班牙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下,DDL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是否更加有效
学位
本文研究对象为罗尔夫·拉佩特的小说《游泳回家》。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作家如何构建小说的叙事时间以及其对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展现起到何种作用。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热拉尔·热奈特、申丹、谭君强等人的叙事时间理论,此外博德、马丁内茨、拉恩等人的叙事学理论,德国文学对于成长小说的各种理论探讨以及接受美学姚斯及伊瑟尔对于隐含读者及读者期待视域的理论也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本论文以德国作家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主题研究的方式,细勘文本,分析在“极恶”罪行1的追责过程中,文学式罪责审判与现实审判之间的悖谬。论文旨在揭示文学虚构力图通过审判主题叙事,以超越现实政治和司法困境、实现公平正义的可能性。  论文主体分为五大部分来对极恶的追责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通过对“罪”与“罚”在不同维度上的概念梳理,结合审判在不同德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呈现,说明本
1921年5月,中德两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41年7月,纳粹政府公开承认汪伪政权,蒋介石政府遂宣布与德国断交。这20年是中德两国近现代史上交往甚密的一段时期,两国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有过紧密的合作。其间中国知识界对德国关注度颇高,民国学者对德国的重大事件的分析述评、对德国思想文化的译介认知构成了官方交往之外中德关系的另一个横断面。基于此,本文选取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东方杂志》为研究
学位
埃及文学在整个阿拉伯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现代的埃及文学大家云集,佳作不计其数。优素福·伊德里斯是埃及近现代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作家,他以现实主义文学为创作主体,以乡村为主要创作背景,以人民大众特别是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为写作对象,以表达对“边缘群体”的关怀和同情为创作导向,这样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使其在埃及以至阿拉伯近现代文学史上享誉盛名。  本文以优素福·伊德里斯初期创作的小说《罪孽》及作家其
学位
2004年1月正式成立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简称“中阿合作论坛”),是推动中阿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个多边合作机制的创立,标志着中阿关系步入机制化建设的新阶段,也为我们研究21世纪中阿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阿合作论坛”的设立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着眼于中阿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全球化日益凸现的新时期极具战略意义。论坛成立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在运行过程中,机制建设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