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在创造出了“中国增长奇迹”的同时,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我们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型”的要素投入式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微弱。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带动各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渠道之一。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政策导向的不同使得其在贸易规模和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两个地区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不同。鉴于此,本文选择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两个区域2006-2016年11年间的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数据,基于CH线性回归模型,对两个区域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两个地区进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是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强于珠三角地区;二是进口贸易对长三角地区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对珠三角地区的技术进步起抑制作用;三是出口贸易虽然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技术进步,但并没有提升其生产效率。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首先对技术进步的测度工具“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以及其理论发展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将进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介绍了CH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为本文实证部分做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现状进行整理和研究,从贸易产值、贸易规模以及贸易区域结构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贸易现状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本文第六章比较研究部分提供了翔实的数据。第四部分是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法,运用DEAP软件测算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最后对两个地区的测算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实证检验,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分别来检验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内在关系。第六部分为比较分析部分,同时也是本文核心内容。将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贸易规模、结构以及人力资本等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七部分为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