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医药领域,控温是生产和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对于传统水银测试介质,液晶作为医用温度传感器,具有显示清晰、精确,响应快,多样化,寿命长等特点。同时,液晶的热容量更小,分辨率可以达到0.001℃,微小的温差可以显示出鲜明的颜色变化,结合快速准确的摄像技术,液晶温度传感器在口腔测温,皮肤温度记录,妇科学,神经学,肿瘤学,儿科学,外科学,运动医学,血液学等方面显示出巨大应用价值。医用液晶材料对纯度要求很高,而金属杂质是直接决定液晶产品光电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针对在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的胆甾相温度控制液晶,提出并开发了系统的组成及金属杂质含量分析方法,为液晶工业中单体的生产提纯和混合液晶生产工艺的改善提供指导和新的思路。本文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研究了 ICP-MS方法在医药温控液晶方面的应用,包括硬件配置以及针对有机测量所选择的特有设备及其原理。针对医药温控领域使用的胆甾相液晶,建立了液晶中Na,K,Ca,Mg,Al,Zn,Cr,Mn,Cu,Fe,Ni,Ag,Pb 等痕量杂质的 ICP-MS 直接测定技术,发展了液晶材料中痕量金属杂质的分析方法,精确测量了液晶中痕量金属杂质的含量,分析了它们对液晶光电性能的影响。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开发,方法验证三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定量测试方法。通过对ICP-MS方法的参数设置,研究了测试过程中各种干扰的产生机制,例如基体抑制,双电荷干扰,多原子离子干扰,氧化物干扰等。对比了不同前处理方法的影响,利用基体匹配解决了物理性干扰,利用标准加入法解决了痕量测试中的一些问题。考察了该方法的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和检出限,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本方法的检出限介于0.0026ug/kg-0.0258ug/kg,分析精密度介于 0.9%-2.4%,回收率介于 92.39%-109.43%。针对医药温控液晶的特性,从电压,频率,温度,UV等方面对比建立了合适的VHR测试方法。金属含量升高,VHR降低,数据具有一致性。利用液晶传统的电学指标验证了 ICP-MS对于金属元素测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