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大鼠肝脏灌流液蛋白质组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uo12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体大鼠肝脏灌流是一项广泛应用于肝脏生理功能研究的技术,在合适的灌流条件下,灌流肝脏可在一定的时间窗内保持结构完整。蛋白质组学技术具有大规模、高通量的特点。本论文第一部分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尝试在器官水平上全面完整地研究肝脏的分泌功能。在该类型研究中,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如何保持肝脏器官的结构完整,二是控制灌流液中的血污染。我们一方面调整并控制了器官灌流条件来减少灌流损伤和降低血污染,另一方面以灌流液中的谷丙转氨酶量来评判肝脏损伤情况,以灌流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量作为灌流液血污染程度的指标。我们选取谷丙转氨酶水平较低和肉眼观没有明显血污染的灌流液进行了后续研究。同时Western Blot和后续的质谱鉴定均显示灌流液中的IgG水平较低,提示灌流液中血污染较少。应用二维毛细管液相色谱(强阳+反相)与质谱联用方法,在鉴定假阳性率约1%的基础上,共获得了886个灌流液蛋白鉴定。在这些蛋白中有423个蛋白被Swiss-Prot注释,其中分泌蛋白的比例相对于肝脏全组织蛋白组数据有高达5倍的富集;在富集指数方法富集的部分,分泌蛋白的比例则有约10倍的富集。应用信号肽预测方法和富集指数方法,我们共获得357个可能分泌蛋白,其中有49个非经典途径分泌蛋白被富集指数方法以较高可信度富集。在这些分泌蛋白中,我们发现有71个蛋白参与信号传导通路,其中61个蛋白在胞外发挥作用。通过对这些蛋白的功能分析,我们实现了在器官水平和蛋白质组学广度上研究肝脏分泌功能。灌流液含有在灌流条件下器官水平的组织间隙液蛋白,其富含疾病标志物。正常大鼠肝脏灌流液蛋白中胞内蛋白部分为肝脏灌流损伤所致。在这些蛋白中,我们发现许多蛋白有文献报道与损伤相关或已为肝脏损伤标志物。我们认为在离体器官灌流液中寻找潜在的标志物而在血液或尿液中进行验证,可能是寻找疾病标志物的较好策略。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建立了Walker-256肿瘤细胞肝脏转移模型,通过比较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离体大鼠肝脏灌流液的差异,获得了该肿瘤细胞转移后肝脏灌流液中的差异蛋白。结果显示:110个蛋白在模型组中增高,其中分泌蛋白为46个;70个蛋白在模型组中降低,分泌蛋白为60个。下降的蛋白主要为分泌蛋白且为常见的肝脏分泌蛋白,提示肿瘤转移后肝脏的分泌功能下降,这可能与Walker-256转移所致恶液质有关。我们挑取了4个在灌流液中明显增高的蛋白,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在血清中进行验证,拟探讨离体大鼠肝脏灌流液在肝脏疾病标志物研究中的价值。
其他文献
Fcα/μR是一种新发现的IgA和IgM的Fc受体。人Fcα/μR为单基因家族成员,其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1q32区,毗邻其它FcR基因,包括FcγR1a、FcγR2、FcγR3、FcγR1a和pIgR。小鼠的F
今年首批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自7月全面启动,对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八个省(自治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自11月12日起,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向各
在干式稀酸预处理的反应器中采用螺带桨搅拌器,对秸秆预处理体系进行混合。在带有螺带式搅拌的预处理过程中,在质量分数2.0%和2.5%的H2 SO4用量条件下,预处理后72 h秸秆的酶解糖化
为建立不同温度条件下金针菇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模型,将单增李斯特菌接种到金针菇表面,并于不同温度下贮藏,获得其在10、15、20、25和35℃下的生长数据,选用Baranyi模型进行拟
通过对青岛地铁3号线民用通信4G系统的必要性、系统需求及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3号线民用通信必须引入4G系统,并和2G、3G同步建设。
A simple,robust quadrilateral membrane element with drilling degrees of freedom is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is membrane element is based on Allman’s approach,a
对利用底物广泛的乙醇发酵菌株马克斯克鲁维(Kluyveromyces marxianus)DL1菌株与工业用乙醇发酵菌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6525利用己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和戊
期刊
<正>青花的悲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花是颇具代表性的瓷器。作为一个钟情于美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跨界生活体验家,自早年巧遇青花,便开始了一场追寻青花东方之美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