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更加加剧了城市中的热胁迫,对城市居民的户外热舒适以及户外活动造成了影响。因而,对于城市户外热舒适以及人类户外空间活动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城市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气象数据测量以及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研究上海地区影响城市户外热舒适度的主要因子以及空间使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子(特别是气温)确实影响了人们对于户外热环境的评价。在寒冷季节以及炎热季节,受访者的主观热感觉与空气温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寒冷季节的上海市的中性PET范围为15-29℃,在夏季这一范围为20-28℃。建筑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所选取的两个样点间的PET值之间的明显的差异。缺少遮蔽的草坪地区的生理等效温度(PET)明显整体高于有树荫提供遮蔽的广场地区。在人类因素这一方面,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对于热环境的忍耐度不同,年纪大的组别明显对于热环境的忍耐程度更大,更多的选择了对当前环境感到舒适。在冬季,空间使用者对于环境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确实能影响其对于环境的主观感受。在夏季,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以及城市环境的偏好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空间使用者的感受,更加喜爱户外自然环境的人群明显更能忍耐夏季炎热的户外环境。另一方面,在上海地区,户外场地的使用人数主要与空气温度有关。主要规律如下,在气温温和的过渡季节,户外场地的使用人数与气象因子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冬季,随着气温的上升,公园广场的使用人数增多;在夏季,随着气温的上升,公园广场的使用人数减少。这一结果与别的亚热带城市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却与夏季欧洲地区的结果相反,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两个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