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过程研究,是研究翻译活动中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两个方面,即外在过程与内在过程:外在过程表现为翻译机械层面和程序层面,以译员接受翻译任务为始,以完成译文为终;内在过程由大脑从外在过程的某一结合点引发,它由信息的认知处理构成,在物质方面表现为译文(文军,2006:249)。翻译过程研究主要是研究翻译的内在过程,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为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有声思维报告法(Think/Thinking-Aloud Protocol),即在翻译研究实验中,让受试者用言语表述他们在创作目标文本时脑海中所思考的一切和所做的一切,以揭示译者大脑这个“黑匣子”里的全部思维过程。传统翻译研究注重翻译结果研究,没有充分重视翻译内在过程的研究,从而导致以往研究存在以下几项不足:(1)大多数的研究属规定性研究,而非描述性研究;只注重对翻译结果的研究,而缺乏对译者思维的描述;(2)虽有较多的翻译理论,却没有科学地解读译者的内在翻译过程;(3)缺少将翻译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实证性研究;(4)目前虽已有学者对有声思维报告法(TAP)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未给出全面、系统的实验设计,对影响实验的诸多变量和该实验方法的局限性研究还不够充分和透彻;(5)对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翻译单位与译者自身双语水平、文化知识、翻译能力等之间的关联研究不够明确,在翻译述要和不同的翻译方式对翻译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也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采用有声思维报告法来探索翻译的内在过程。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其内部过程可以通过实验对象的口头报告得以显现。这一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以描写性,客观性,过程性为导向,将译者的翻译思维过程语言化,并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忠实的纪录、描写和分析,进而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本文系统、翔实地对有声思维报告法进行了介绍,说明,论证和批评。它首先回顾了有声思维报告法的历史,指出有声思维法源自美国学者Ericsson和Simon在上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研究领域里提出的实验标准和操作方法;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对其在操作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本文提出,可利用对话式方法对传统的独白式有声思维报告法进行补充,并在实验后采用诸如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其作用效果进行复核等。接着该论文做出了实验设计,对其实验操作及有关事项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解释,进而提出了假设理论和揭示了翻译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变量。通过对这些主要变量的逐一分析,本文发现需要对这些变量,尤其是其中几对辩证变量予以控制,以确保最高实验效度。接着文章还对该方法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做出评论,给出了一定建议,并做出个案研究,依据实验对假设理论进行了论证,最后对实验结果和结论做出了总结。虽然有些学者仍对该方法持怀疑态度,然而近年众多研究者的实验一再证明,有声思维报告法仍不失为研究翻译内在过程的有效手段。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有声思维报告法,重点考察、比较了受试者在英汉一汉英翻译中的行为表现,在翻译策略与翻译单位使用上的差异,协同翻译与单独翻译之间的互补性,并探讨了译者的知识和经验与其翻译水平的相互关系。研究证明,有声思维报告法研究对于揭示翻译内在过程的本质,改善翻译教学方法,培训口笔译人才等具有实践性意义。目前该研究方法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它还与其他一些学科相互关联,对实验有关条件存在着较高的要求,因而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广泛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