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肝与其继发的肾脏损害的关系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鉴于中医治疗肝病的成功经验,近年来中医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肾)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尚存在着诊断不明确,辨证方法不统一等问题,且涉及中医证候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在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基础下研究了38份乙肝肾病例,初步对其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相关性研究。希望为今后深入探讨本病病因病机,进一步指导临床与治疗奠定基础。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分为两篇综述,中医部分对祖国医学“肝肾同源”理论,以及该病的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药药理等方面近十年来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做了简单评述与展望。西医部分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治疗、预后等方面现代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部分,观察38份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乙肝肾的病例,观察38份病例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发病诱因、症状、舌脉等中医证候特点,以及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类型分布等。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将该病进行辨证分型,并根据病例证型分布特点,将38份病例按本虚证分为肝肾阴虚组和非肝肾阴虚组,按标实证分为湿热组与非湿热组,经统计学比较研究组间差异性。结果显示男性多见,占71.1%,年龄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36.8%的患者有乙肝病史,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占76.3%,病理免疫荧光具有多部位广泛沉积的特点。临床症状体现了本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本虚证以肝肾阴虚证、标实证以湿热证居多。肝肾阴虚组较非肝肾阴虚组补体C3下降明显,但病理积分未见明显差异,湿热证组与非湿热证组未见明显差异,尚有待进一步扩充样本观察。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协调好标与本,免疫与病毒,正虚与湿热的关系是治疗乙肝肾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