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关怀对3-6岁儿童同情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情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促使着人们产生更多其它的亲社会行为。对学前期儿童同情行为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儿童在童年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对其终生的道德行为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3—6岁是儿童同情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了解和掌握这一时期儿童同情行为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对儿童同情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同情行为概念的重新定义及维度划分,形成自编的《36岁儿童同情行为测试问卷(儿童用)》,并以此为研究工具从一个新角度对3—6岁儿童同情行为的现状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3—6岁儿童同情行为的特点。之后,在对3—6岁儿童同情行为特点明晰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通过对安徒生童话中弱势关怀的动态呈现及进一步讨论,揭示了弱势关怀对3—6岁儿童同情行为的影响,并对适合此阶段年龄与认知特点的、有效培养儿童同情行为的途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研究通过两个分项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3—6岁儿童的同情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45岁发展速度最快,是培养儿童同情行为的关键期;在对处境不利对象的亲近发展方面,4—5岁阶段较之3—4岁阶段出现了轻微的倒退现象,5—6岁阶段较之3—4岁阶段的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3—6岁儿童对处境不利对象的言语与策略支持程度随年龄增长发展迅速,情感与态度支持程度随年龄增长呈平稳发展趋势。(2)3—6岁儿童的同情行为总体表现性别差异不显著,即3—6岁儿童的同情行为发展总体状况受性别影响不大,但在同情行为的第三个维度——“言语与策略支持阶段”,女童表现优于男童,且差异显著。(3)弱势关怀对3—6岁儿童的同情行为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视频动画的呈现方式与安徒生童话中弱势关怀的有机结合,可作为培养3—6岁儿童同情行为的有效途径。(4)弱势关怀对3—6岁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同情行为总体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同情行为各维度均有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儿童同情行为各维度促进程度不同。(5)弱势关怀对36岁不同性别儿童的同情行为总体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不同性别儿童同情行为各维度均有促进作用,但对于不同性别来说,对儿童同情行为各维度促进程度不同。
其他文献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石化企业占有十分主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去将盈利当做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同当前的企业管理现代化需要相适应。在这样的形势下,企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与民主化的不断进步,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得越加复杂。同时,受到西方校本管理思想理念的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学校内部的
可塑性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不仅参与调解神经发育及再生,而且在增强突触功能与促进神经环路重建等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
<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377年)是古希腊科斯医学学派(Cos school)的代表人,《希波克拉底文集》(Corpus Hippoaraticum)集中体现了他的医学思想,也代表了古希
好莱坞全球化的背景下,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在中国悄然流行,并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受众。本文以"漫威影迷"活跃的"百度贴吧·漫威吧"为案例,在跨文化视野下对中国大陆互联网上的"
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都在关注和引进绩效管理。对于目前以知识型员工为主的单位中,怎样做好一个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绩效管理、绩效沟通的研究
使用M90 0型录像机 (5 0桢 /s)拍录研究对象训练前后 10 0m途中跑技术 ;对录像资料采用”爱捷录像解析仪”进行解析 ;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有关统计学处理 ;对训练结果进行分析。
<正>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各行业与时俱进,已经开始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运作。建筑行业也同样呼唤互联网思维,逐渐探索用"大数据、大整合、大融合、大视野"的核心理
以《金匮要略》中"血不利则为水"为基点,论述血水同治法的理论基础(血水同源、血水同病),血水同病与妇科病的关系,以及血水同治法对妇科病治疗的指导作用。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方向。新的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 ,教师的创新精神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