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尿足细胞与IgA肾病活动性病变及风湿证的相关性,探讨尿足细胞是否可以成为动态监测的IgA肾病风湿证的微观辨证指标。通过对祛风化湿药物使用后的疗效判定,并对足细胞进行重复监测,以期进一步阐明“风湿内扰”在IgA肾病活动性病变中的意义,及丰富“祛风化湿”治疗肾脏活动性病变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杭州市中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成原发性IgA肾病并长期在肾内科门诊随诊的患者共80例,其中肾穿前后1周测尿足细胞为阳性40例,测尿足细胞阴性为4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镜下红细胞数量、血肌酐、血尿酸、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等)、病理资料(光镜、免疫荧光、肾脏病理评分)及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尿足细胞与IgA肾病活动性病变及风湿证候的相关性。并把辨证为风湿证伴或不伴其他证型的IgA肾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祛风化湿方+西医基础治疗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基础治疗为主,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3个月后重复检测尿足细胞,对上述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对照研究,整合数据分析“祛风除湿”治疗在IgA肾病活动性病变中的意义。结果1.尿足细胞阳性的IgA肾病患者相较于阴性患者,血肌酐水平、血尿酸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镜检红细胞水平更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更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IgA肾病牛津分型而言,阳性组在E、S、C比率上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尿足细胞阳性的IgA肾病患者的细胞性新月体形成比率、活动性指数(AI)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风湿内扰证患者相较于非风湿证者,24小时尿蛋白、尿镜检红细胞更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较非风湿证组低;风湿证患者病理活动性指数(AI)上大于非风湿证组患者。且就IgA肾病牛津分型中的E、T比率上,风湿内扰证患者较非风湿证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辨为风湿证的患者尿足细胞阳性的发生率较非风湿证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分组治疗后治疗组的尿足细胞转阴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祛风除湿中药治疗的IgA肾病患者实验室指标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镜下红细胞、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经治疗后尿足细胞转阴的患者在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尿酸水平均低于持续阳性的患者,而治疗后在尿蛋白定量、尿镜检红细胞水平及血尿酸上均低于复测尿足细胞仍为阳性的患者。且尿足细胞持续阳性患者较转阴的患者在牛津分型上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1.尿足细胞阳性的IgA肾病患者在临床指标上、病理上都更活动,尿足细胞有可能成为反映IgA肾病活动性病变且可动态监测的无创性标志物。2.风湿证是IgA肾病的重要证候,风湿组较非风湿组在临床表现及病理上都更活动,亦更严重。3.尿足细胞排泄与IgA肾病的活动性病变及风湿内扰证三者之间联系密切,尿足细胞可成为辅助诊断风湿内扰证的微观化指标。4.祛风除湿治疗对IgA肾病的活动性病变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治疗后复测尿足细胞持续阳性的患者在临床及病理的表现均更重。牛津分型中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可能是影响IgA肾病预后及祛风除湿治疗疗效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