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高职生580名为被试,运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考察了高职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高职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的形成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高高职生的自我价值感。研究发现:1、高职生的自我价值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总体自我、个人一般、个人心理、个人道德、社会人际等维度上得分比男生高,价值总分也比男生高,而且差异显著。2、应对方式中在求助因素上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职生在求助这一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高职生。独生子女高职生在求助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来自农村的高职生在自责、退避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高职生。3、高职女生相较于男生更多的获得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而高职男生更多的承受着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独生子女高职生的父母给予孩子较多的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和保护,而对他们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要远远少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来自城镇的高职生相较于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更多的获得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来自农村的高职生相较于来自城镇的高职生会更多的遭到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4、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高职生自我价值感的重要因素。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高职生自我价值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高职生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有消极的负作用。5、高职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高职生的应对方式存在密切的关系。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高职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利于高职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形成。6、高职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退避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当遇到应急事件时,拥有高自我价值感的高职生往往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自我价值感越低的高职生越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以期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帮助,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