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分散染料制备及微量印花技术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ucm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微量印花概念的节能减排技术,以液体分散染料与黏合剂、增稠剂结合的印花方式,能够实现分散染料印花工艺低能耗的目标。本文从液体分散染料的稳定性、液体分散染料印花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探讨了研磨剂AR用量对分散橙288的制备效率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比了流平剂LV与分散剂W对O288-AR10、O288-AR20、O288-AR30三只染料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研磨剂AR质量分数为30%时研磨时间最短(1.5 h),平均粒径最小457.43 nm,PDI达到0.139,染料研磨效率与研磨剂AR用量正相关,但染料放置稳定性与研磨剂用量相关度较小;分散剂W不会改变O288-AR10在低剪切速率时的塑性流体特征,高剪切速率时的牛顿流体特征,流平剂LV使三只染料都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2)研究了 7 只助剂(TU130,TU100,TU150,ATS4,CP9,DC12,DCC20)对0288F流变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其中TU130的加入不会改变0288宾海姆型塑性流体特征,其他助剂的加入使染料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CP9和TU150的加入使染料同时获得较好的离心稳定性和热放置稳定性。3)研究了液体分散染料流变性的数学模型和归纳了染料流变特征值,引入特征参数C*值(低转速时液体染料的体系粘度值)与C0值(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关系的变化速率)作为染料稳定性评价指标。当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假塑性流变特征时,C*值=3~8,C0值=80~500;当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塑性流变特征时,C*值=3~8,C0值=2~20。此时,液体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放置稳定性。4)考察了 cz-1、pk-1、海藻酸钠复配体系的流变性以及染料对糊料体系流变性的影响,并比较了 4只染料(蓝79、橙30、红4088、紫93)、6组糊料(cz-1、cz-1:pk-1=2:1、cz-1:pk-1=3:1、cz-1:pk-1=4:1、cz-1:hz=11:1、cz-1:hz=15:1)在五种织物(涤纶双绉、雪纺、涤塔夫、涤氨纶、色丁)上的印花清晰度。结果表明:添加了海藻酸钠的糊料黏度较小,剪切变稀作用更加明显,分散橙30和分散红4088对色浆降粘作用最为明显;其中涤塔夫面料上的花型清晰度最差,其余织物清晰度基本较好。同时比较了印花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其中使用cz-1:pk-1=3:1这组印花织物的色牢度最高,经过简单水洗就能达到4-5级以上。且这组织物在水洗之后的色差及K/S值变化也较小。5)考察了印花工艺对K/S值、残液吸光度、染料固着率、摩擦色牢度、废水量和废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液体分散染料(蓝79、橙30和紫93)的微量印花具有增稠剂用量低、染料固着率高、优良的干/湿摩擦牢度,废水色度较低,水消耗量和废水排放量仅为粉状分散染料(蓝HGL、橙S-4RL、紫VDD)的1/5,废渣排放量约为粉状染料的1/3,明显减轻印花的后处理负担,是一种短流程、超低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
其他文献
随着20世纪初电车在通商口岸城市的出现,中国城市进入了“电车时代”。天津电车通车路线覆盖了五国租界和老城区,成为近代公共交通网络的中心。电车的出现曾经引发激烈的社会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由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PQD)信号引起的设备故障,从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根据老年人居住行为的特殊性 ,提出了 2 1世纪老年住宅设计的原则与具体要求。
利用2010—2017年逐日雾观测数据、地面常规气象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ECMWF细网格模式预报资料,采用统计法分析了浙江省中西部地区(27°N—30.0°N,118°E—
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项目合同条件越来越苛刻,项目综合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境外项目管理遇到新的难题。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及加热处理对羊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该文以崂山奶山羊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氯仿-甲醇法和碱催化法分别对乳脂肪进行提取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
自1999年欧洲福利法提出全面禁止传统笼养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很多蛋鸡福利化养殖系统的研究,以保障蛋鸡福利,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改进。然而,在世界上的主要蛋品生产国家中,福
<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现更名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1]。初诊ITP患者中,大约有不到10
基于1995~2010年中国28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交通碳排放所隐藏在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背后的内在机制;采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分
生态安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使生态用地作为应对生态问题和城市建设的契合点而跃上我国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主流话语平台,"生态优先"正逐步成为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