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夫人”:幸福战胜苦难,此世永无悔恨——从解构女性主义角度解析谭恩美的《灶神之妻》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h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籍华裔谭恩美是美国当代极具盛名的女作家。她独特的中美文化背景促使她致力于美国华裔女性双重身份的探寻。她的第二部小说《灶神之妻》(1991)一经出版就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但其作品中的东方主义色彩却遭到评论家们的质疑。本文旨在研究谭恩美是如何通过解构男权文化来实现华裔女性身份的建构的,又是如何从反东方主义的视角来实现华裔女性身份建构的。  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其中包括导论、三个相对独立的章节和结论。导论部分是对谭恩美及其作品《灶神之妻》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别对解构女权主义,东方主义以及话语权三个理论进行了阐释。导论的最后部分是文献综述和主体介绍。  第二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谭恩美是如何解构男权文化的。首先,谭恩美塑造了一个女性的世界,颠覆了男权文化的霸权地位;其次,通过重塑女性道德观来建构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新形象;第三,谭恩美通过重新诠释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来实现对男权文化的解构。最后,通过重建“阴阳”平衡,实现对女性文化身份的建构。  第三章解构东方主义。谭恩美试图从反东方主义的视角,通过打破中国女性的传统形象,解构“拯救与被拯救”的主题以及构建双重的文化身份等方式实现文化身份的建构。  第四章为话语权。该部分从三个层面着重论述了话语权在女性身份寻求过程中的重要性。首先,谭恩美塑造的女性形象,打破沉默,实现个人身份的认同。其次,通过洋泾浜英语这样的叙事技巧来实现美籍华裔身份的认同。最后,通过改写传统中国神话,塑造一个新形象——“莫愁夫人”,实现了对男性话语霸权的颠覆。  最后,结论部分是对论文观点的概括,重申要实现女性身份的建构,须要打破男权文化和种族文化的束缚。谭恩美的双重文化身份使她能够成功实现对男权文化和种族文化的建构,并且深信,只有两种文化实现融合才能重建美国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加速,中国企业在“引进来”的同时,也逐渐开始“走出去”。海外并购作为一种便捷、操作性强的“走出去”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但是中国的海外并购案却多以失败而告终,其中原因亟需探究。因此,本文基于霍夫斯泰德的国家文化维度模型,采用对比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首先从宏观上分析了中、美、法三国在国家文化维度模型的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以及中、美、法企业在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异同,然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和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可谓是女性主义代表之作品。《金色笔记》描写二战之后,知识女性追求人格独立,寻求自我完整的故事。《紫色》是描写二十世纪初
《唐诗三百首》由清朝学者孙洙整理收录,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因该诗集具有至高的文学价值,所以中文整理更新版和英译版一直以来层出不穷。过去,人们对于这部诗集
本文以著名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建构的人际功能理论为描写和分析框架,结合汤姆森(G.Thompson)以及国内学者李战子等人的相关论点,从语气(mood)和情态(m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