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特征的汉中传统民居建筑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xiex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中位于陕南地区最西端,为多山地貌,以陕南最大的盆地汉中盆地为核心,南依巴山,北靠秦岭,江河纵横,山地与水域共同构成了汉中多山多水的鲜明的地貌特征,且是汉江的发源地,历史悠久,融本土文化和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秦陇文化为一体,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地缘文化和谐统一的人居生存环境。同时,汉中地域特征又影响着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因此,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汉中传统民居建筑在汉中盆地得以形成,发展至今。然而长久以来,汉中地区民居的研究重点多以某个典型聚落为例进行分析,对汉中整体民居建筑研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地域特征角度进行深层次解析的更是不足,对该地区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都不利。基于此,本文将对汉中传统民居建筑进行研究,建立起对汉中传统民居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认识。本文在地域特征视角下,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研、测绘及访问等方法,获取汉中典型聚落和传统民居建筑的资料,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首先对汉中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社会人文特征、文化特质进行解读,对汉中传统民居产生的背景有一个全面和整体性的把握,辨析和诠释地域特征及聚落、传统民居建筑的关系。其次,选取汉中地区九个典型聚落以及其中的传统民居建筑,分别从选址、历史沿革、平面形态等方面研究聚落,并对民居建筑的现状情况、平面形制、结构方式、空间形态、材料装饰等方面进行阐述,形成对汉中传统民居从整体到局部,从群体到个体的完整认识。同时基于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材料、历史文化四个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汉中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提高了汉中地区传统民居研究内容的完善度。最后,归纳出汉中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性及建筑形象,提出建筑的保护原则及保护措施。在深入调查和理论探究的基础上,基于地域特征对汉中传统民居建筑进行剖析,以期从具体的场景中去认知汉中传统民居建筑,从而更好地反映出其与人、社会、生活乃至地域环境之间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为汉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和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高明在《琵琶记》中不仅表达了"子孝共妻贤"的道德理想,同时也表现出对科举文化的质疑与反思,蕴含着他对"科举为忧患之始"的深沉感慨。《琵琶记》不仅是中国伦理社会的样板,
测定了72个烟叶样品的碘值吸光度值,并分析了不同品种、年份、产区烟叶的碘值吸光度值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烟叶样品的碘值吸光度值集中在4~12之间,且烟叶碘值吸光度值变异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以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中生活自理能力为核心,运用渐隐的方法,通过连续的正强化
影视艺术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可行途径。针对本科院校影视艺术课程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隔阂的现状,提出新的教学设想和改革,以期为培养应用型本科院
从历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了人们对历史的感知特性,提出应以此为依据来设计历史性空间。即设计师应以人们对当代的兴趣引发其对历史的兴趣,引导人们通过潜意识来领会风景园
传销组织的发展对象往往被传销组织采用多种手段洗脑,加之其个体方面存在浮躁心态、性格弱点和缺乏法制观念等因素,他们的心理在经历排斥、饱和及相融等阶段后发生恶变,由受
<正> 机体免疫力的强弱,对白血病的进程及预后都有影响。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作为免疫力测定的一项指标。内在(细胞内)或外在(细胞外)的因素,可使淋巴细胞转化损减。本文研究
市政园林在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保证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伴随着最近几年市政园林景观绿化项目数量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竞技六人健美操是一个集体项目,其运动成绩的好坏与团队凝聚力的高低关系密切。体育团队凝聚力高的健美操队更容易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要注重团队凝聚力对六人操比赛
分析了当今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以此提出了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创新的问题。提出了只有研究地铁车站使用者即“人”的行为与心理,并分别落实在功能与环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