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拥有6亿多农业人口的大国,人均土地资源较少,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三农”问题自从提出以来,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土地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手段,正在我国各地全面铺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市场又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不能脱离市场谈流转,需要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土地资源。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一方面离不开我国近些年来不断调整的“三农”政策所提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教育培训发展的推动。同时,市场经济大环境和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也都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创造了条件。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相关问题。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包括:农村土地、农村土地使用权等。再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必要性和相关条件。接下来是我国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主要有土地使用权的转包、租赁、抵押、入股。第一部分的最后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几个典型模式,有上海奉贤模式、广东南海模式、浙江温岭模式。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土地流转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较少、土地流转主体传统农地意识较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存在风险、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监督乏力、农村土地流转侵权现象严重。究其原因有:土地流转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土地流转主体的思想观念的滞后、农村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流转率不高等。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机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强市场观念、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相关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