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获得手段的道德性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的风险投资行为是风险决策研究的焦点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灰色收入进入资本市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人们使用“不义之财”投资时,风险偏好是否会有所不同。以往的风险决策研究很少将本金获得手段的道德性作为影响人们风险偏好的因素。道德领域的研究也从未探讨过道德逾矩对人们投资决策的影响。  本研究在综合以往道德领域与风险决策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金获得手段道德性影响投资风险偏好的理论假设。文章通过三个研究揭示了本金道德性对风险投资决策的影响及其背后机制。研究一初步揭示了本金获得手段道德性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影响方式,并探索了效应的边界条件。研究二验证了内疚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三进一步探索了内疚感导致人们风险偏好改变的原因,并在不同的非道德获益情境中重复了本金道德性效应。研究发现:(1)当人们使用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获取的本金投资时,风险偏好增加;(2)若在不道德行为后使用与不道德行为无关的本金投资,人们的风险偏好不受影响;(3)内疚感在本金获得手段道德性对投资风险偏好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4)内疚感造成人们的投资风险偏好增加是因为其导致了本金主观价值的下降;(5)上述现象及机制在不同的不道德获益情境中均存在,说明该效应具有稳定性。
其他文献
举办奥运会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作为全球媒介关注的焦点,奥运会举办城市通过各种媒介向全世界传递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比赛的范畴,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等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数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高校纷纷以建立综合性、研究型高校的大背景下,需要高校理性分析发展历史与现状,理性制定高校发展的未来规划,突出特
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时候个体想要表现得道德但又不想因此而付出时间、利益方面的代价,Baston将这一行为倾向称为道德伪善。大量研究验证了道德伪善的存在,并从个体层
在合作行为受到日益关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两难博弈中惩罚与合作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基于以往的研究结果,惩罚系统带来的警示和威慑,使得搭便车者在此后表现出合作行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暂时存储操纵有限信息的记忆子系统。它不仅与底层认知加工密切相关,且在各种高级认知活动中亦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者对工作记忆中信息的存储状
生物运动是指人或动物在空间上整体移动、并具有时间连续性的动作。保持生物运动与空间位置信息间的绑定关系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进化意义。然而,目前生物运动与位置在工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