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的风险投资行为是风险决策研究的焦点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灰色收入进入资本市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人们使用“不义之财”投资时,风险偏好是否会有所不同。以往的风险决策研究很少将本金获得手段的道德性作为影响人们风险偏好的因素。道德领域的研究也从未探讨过道德逾矩对人们投资决策的影响。 本研究在综合以往道德领域与风险决策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金获得手段道德性影响投资风险偏好的理论假设。文章通过三个研究揭示了本金道德性对风险投资决策的影响及其背后机制。研究一初步揭示了本金获得手段道德性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影响方式,并探索了效应的边界条件。研究二验证了内疚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三进一步探索了内疚感导致人们风险偏好改变的原因,并在不同的非道德获益情境中重复了本金道德性效应。研究发现:(1)当人们使用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获取的本金投资时,风险偏好增加;(2)若在不道德行为后使用与不道德行为无关的本金投资,人们的风险偏好不受影响;(3)内疚感在本金获得手段道德性对投资风险偏好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4)内疚感造成人们的投资风险偏好增加是因为其导致了本金主观价值的下降;(5)上述现象及机制在不同的不道德获益情境中均存在,说明该效应具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