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化天然气(LNG)技术能够使天然气以气体变成为液态形式,此不仅方便了天然气的储运,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天然气贸易,加快了天然气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发展。亚太地区目前和未来潜在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量以及价格水平对 LNG的出口商很有吸引力。的确,不管全世界经济的缓慢,亚太地区国家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速度稳定和世界最高之一。全球各国家提出建设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总产能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增长和接受能力。该产能迅速增长使市场购买力在未来3-4年内将从卖方转移至买方。北美、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东非国家占全宣布的新增液化项目产能的85%。再过十年后,这些国家和地区提出项目的巨大规模和相对潜力将改变今天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局势。 近年来,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是中国越来越重要的气源之一。为了继续并扩大进口LNG,近期中国正在建设一系列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购销价格严重倒挂。将来,中国政府继续实施价格机制调整,拉动国内价格到进口价的水平。这对中国的进口商利润会有很好的影响。 俄罗斯在管道天然气生产和出口方面占全球第一位,但液化天然气生产和贸易方面刚开始,进入市场比较晚。为确保俄罗斯进入液化天然气市场并占据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亚太地区,俄政府出台了一些了计划和法律规定。政府关于液化天然气的所有计划与俄罗斯能源出口,尤其天然气出口“战略东移”有直接关系。欧洲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乌克兰危机、西方国家对俄制裁、政府关注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以遏制当地人口外流等一些列原因使俄罗斯把目光转向东方。总之,俄罗斯液化天然气项目能够在亚太市场竞争的可能性不仅仅依赖于经济而最终由政治意愿和手段所决定。 中俄双方能源合作互有需求,也有互补性,此外地理位置优势也有助于发展双方的合作。能源需求增长、包括价格昂贵的液化天然气份额的上升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肃,这些因素都使得中国积极需求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来源的驱动。对俄罗斯来说,急速在变得地缘政治局势和俄欧关系日益加紧、再加上其他国内外天然气供应商进入市场增加竞争,这些都创造很强的动机让俄罗斯更积极参与液化天然气市场的竞争。至于液化天然气,股权投资和一般贸易模式都比较适合进行中俄 LNG合作。天然气液化厂项目合作一般不仅限于液化厂本身,但首先包括上游板块合作,而液化厂是上游合作的自然的延伸而已。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已经采取入股模式参与了俄罗斯的亚马尔项目,包括上游开采和液化厂建设。另一种值得一提的合作项目是中俄边境地区液化天然气合作,共同开发俄罗斯边境地区的中小型的气田、共同通过把天然气液化后国内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