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微粒皮移植时外用壳聚糖/葡甘聚糖复合膜覆盖是否有利于创面血管新生及上皮化,为微粒皮提供持续的、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帮助解决临床上脱细胞猪皮覆盖保护时间短、创面愈合质量差的问题,为临床寻找一种效果理想、使用安全,便于保存、运输,并易于推广的创面覆盖物。方法:实施动物实验,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手术三天前用脱毛剂在实验家兔腰背部左右两侧对称部位脱毛,面积约6cm*6cm,脱毛后外用甘油保护皮肤。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两侧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用3%戊巴比妥钠针剂(1mg/kg)沿实验家兔一侧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后,在其腰背部左右两侧脱毛部位用美蓝对称画出4cm*4cm手术区域。常规碘伏消毒、铺巾后,用滚轴刀在各对称手术区域内切取刃厚皮,取下的刃厚皮按微粒皮移植规程制作成微粒皮备用。然后在各创面制作大小为4cm*4cm的全层皮肤缺损模型。最后,将制备的微粒皮按1:10比例回植于创面。A组、B组分别用壳聚糖/葡甘聚糖复合膜、脱细胞猪皮覆盖创面,间断缝合,打包固定。设术后1W、2W、3W、4W、5W作为实验取材时间点,于每个时间点在实验家兔腰背部左右两侧对称创面各切取约1cm*1cm组织块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IPCNA及CD31,并观察壳聚糖/葡甘聚糖复合膜和脱细胞猪皮外观、与创面贴附、创面愈合等情况,以综合评估创面修复质量。结果:术后第1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差异不显著(p>0.05);第2周~第4周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第5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均完全愈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1及PCNA,术后第1周-第5周实验组CD31表达(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1周、第2周实验组PC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3周、第4周实验组PCNA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第5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均已愈合,未再比较PCNA阳性表达率。结论:壳聚糖/葡甘聚糖复合膜与脱细胞真皮比较,更有利于创面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分化、增殖,加速微血管再生及上皮化,从而提高微粒皮移植创面的愈合质量。壳聚糖/葡甘聚糖复合膜和创面的组织相容性较好,利于微粒皮的成活和创面愈合。壳聚糖其本身具有抗菌活性、止血作用和吸水特性,而葡甘聚糖可以增加其湿态下的机械强度,使复合膜易于贴附创面,便于与创周组织缝合固定。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微粒皮移植覆盖物,壳聚糖/葡甘聚糖复合膜优于脱细胞猪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