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与混凝土粘结界面的声发射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钢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揭示钢-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虽然对两者粘结界面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厚的成果,但主要局限于力学试验的研究方法,鲜有对声发射技术的应用研究。故本论文针对钢与混凝土粘结界面问题进行了声发射试验研究,用于两者粘结界面的损伤预警,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设计并制作了不同钢筋直径和粘结长度的拔出试件,其由带肋钢筋预埋在混凝土中心制作而成的立方体试件,并基于声发射技术对中心拔出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钢筋直径和粘结长度的试件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无明显差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根据荷载-位移曲线,将拔出试件的破坏过程划分为五个损伤阶段。采用参数和波形分析法对不同损伤阶段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作为判别试件处于第Ⅰ、Ⅱ和Ⅲ阶段的一个损伤源动态特性的指标。(3)采用3D时差定位法分析了中心拔出试件在粘结破坏过程中内部缺陷源的发展情况。实际情况与分析结果相吻合,所采用的定位方法和声发射参数设置值使源定位获得了较高的精度。(4)对钢-混组合梁中两种典型粘结界面声发射信号的传播分析发现,当信号穿过在钢板与普通混凝土粘结界面时,其能量和幅值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减。而信号在普通混凝土与UHPC混凝土界面间的传播衰减与信号源初始位置无关,但幅值的衰减程度最小,与源信号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5)通过钢-混组合梁跨中加载试验,探究了钢板与混凝土粘结界面间产生微滑移时声发射特征参数的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为实际结构中分析组合梁声发射信号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部分选自论文“海上丝绸之路:一个观念的历史”。该论文语言特点鲜明: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二,句子之间衔接紧密,富有逻辑性;三,文章多用被动语态,彰显了论文的客观性。基于以上特点,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本翻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的概述,该章节介绍了此次翻译的翻译任务和源语文本,以及翻译实践的意义。第二部分描述了
介绍了一种由运放实现的改善有源网络频率性能的通用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由N个运放构成的复合运放(CNOA)来取代有源网络中的每一个运放获得的。讨论了复合运放在RC正弦波振荡器工作频率
选取1953~2006年准葛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3个地面观测站的资料,对比分析了沙尘暴、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沙尘暴和大风之间的关系及沙尘暴发生时的最多风向和最小风速指标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年来,食用、经营野生动物现象有所发展,一些地方滥食野生动物正在成为一种风气.违法经营野生动物的情况比较普遍并难以遏制,
基于复合运放,设计了一款新颖的线性锂离子电池充电器。该充电器根据锂离子电池充电的特性,采用三阶段充电法,即涓流充电(预处理),恒流充电(快充),恒压充电(充满)。仿真结果显示,在4.5V电
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5个气象站30年(1971—2000年)的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暴发生日数的时空分布以及气候因子对沙尘暴日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锡盟的中西部是沙尘暴的易发区
当今时代,已然可以称之为新媒体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摆脱传统媒介形态的各种数字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令人目不暇接。新媒体及传播技术正给公共关系领域
期刊
西安明秦王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区文物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其墓葬石刻、陪葬文物、丧葬制度及守墓制度等丰富的遗址内涵更体现出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面对文物保
为了确定水酶法提取板栗壳棕色素的工艺条件,以板栗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板栗壳棕色素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总酶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