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锂硫电池(Li-S)具有高能量密度(2600Wh kg-1)和高理论容量(1675mAh g-1),同时硫资源丰富,对环境友好,被认为是最具有商业潜力的二次电池之一。但是,锂硫电池的活性物质硫及其放电最终产物硫化锂(Li2S)导电性差,且中间体多硫化锂(Li PSs)溶解于有机电解液产生穿梭效应,活性物质丧失,导致其循环性能差,阻碍了商业化进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从导电性,抑制多硫化锂穿梭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硫电池(Li-S)具有高能量密度(2600Wh kg-1)和高理论容量(1675mAh g-1),同时硫资源丰富,对环境友好,被认为是最具有商业潜力的二次电池之一。但是,锂硫电池的活性物质硫及其放电最终产物硫化锂(Li2S)导电性差,且中间体多硫化锂(Li PSs)溶解于有机电解液产生穿梭效应,活性物质丧失,导致其循环性能差,阻碍了商业化进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从导电性,抑制多硫化锂穿梭效应两个方面设计并制备了两种新型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系统地探究了其作用机理以及电化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发了一种Ni-CeO2异质结掺杂碳纳米纤维(Ni-CeO2-CNF)作为硫主体,它结合了强吸附、高催化活性和良好导电性,其中多硫化锂锚定在异质结表面可以直接从集流体中获得电子,实现S8和Li2S之间的快速转换。因此,采用Ni-CeO2异质结掺杂碳纳米纤维硫正极(S@Ni-CeO2-CNF)的锂硫电池表现出优异的长期循环稳定性,即使在高倍率2C(1C=1675mA g-1)下,1000次循环后的容量衰减仅为0.046%。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达6mg cm-2的硫负载下,在0.1C条件循环50次后,可实现5.3mAh cm-2的高可逆面积容量。异质结修饰的硫正极有效地协调了多硫化锂的吸附和转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平衡,进一步发展了高性能锂硫电池。(2)过渡金属可以提供活性位点,加快催化可溶性多硫化锂的转化反应,提高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对于锂硫电池是非常理想的催化剂。但是,催化剂本身会与硫发生反应,导致其不稳定,催化活性位点减少,从而使硫的利用率不高和不能有效的抑制可溶性多硫化锂带来的穿梭效应。我们在此提出一种Ni-N配位策略稳定催化剂避免与硫发生反应,从理论和实验结果证明了Ni-N配位使Ni更加的稳定。这种Ni-N配位使其成为优异的催化剂,可加速硫氧化还原反应并有效地抑制穿梭效应。因此,Ni-N配位掺杂碳纳米纤维硫正极(S@Ni-N-CNF)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2C条件下起始放电比容量为1359.04mAh g-1,经过400次循环后仍然保持832.63mAh g-1,因此衰减非常缓慢。即使在高倍率2C条件下,1000圈循环中每个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仅为0.037%。硫负载高达5.4mAh cm-2时,经过5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4.93mAh cm-2的面容量。该工作加深了对锂硫电池催化机理的理解和为稳定催化剂的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论文有47张图,6个表格,116篇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西南矿区山体地貌下急倾斜煤柱长期稳定有利于地表和山体的生态保护,基于绿色开采理念,针对煤柱长期稳定问题,本文以逢春煤矿N282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对山体地貌下急倾斜煤岩层原岩应力分布规律、工作面覆岩破断运移规律和煤柱承载应力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了山体地貌对煤岩层的附加应力作用,得出了山体附加应力在
煤体的采掘活动是复杂的加卸载力学过程,会破坏初始地应力平衡,导致煤矿动力灾害的发生,制约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矿井巷道掘进后,围岩应力状态发生改变,部分煤岩体发生塑性破坏,在应力重新趋于平衡的过程中,围岩卸压区内部将产生大量裂隙。由于围岩卸荷强度劣化使得煤体力学参数与常规力学实验获得的参数有所差异,考虑围岩的卸荷强度劣化更符合其应力演化过程,故使用常规力学实验获取煤体力学参数分析巷道围岩塑性区宽度,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远距离电能传输及交流电机变频驱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Voltage Source Rectifier,VSR)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这对VSR控制策略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本文开展VSR控制策略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提出一种输出电能质量更高、抗电压扰动能力更强的VSR控制策略为出发点开展研究工作。论文分析了VSR工作原理,推导其
我国西部矿区浅埋煤层,地表冲沟地貌发育,工作面开采期间矿压显现与地表冲沟坡体展布特征存在相关性。本文以某矿507综放面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及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冲沟发育区覆岩破断规律、坡体损伤及工作面矿压显现响应特征。这对类似条件下的煤层安全开采具有良好的科学与工程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均布及梯度载荷叠加模型理论研究了507工作面冲沟发育区工作面来压步距
亭南煤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矿区,属于黄陇侏罗系煤田。由于煤层的不断开采,导水裂缝带沟通上覆宜君组、洛河组含水层,其中洛河组含水层的厚度较大、富水性较好,是引发顶板水害事故的关键含水层。涌水量具有“水量差异大、因地而异、分布不均匀一”的特点。本文从沉积控水角度出发,对研究区控水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对该区今后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展开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4煤以上延安组至洛河组作为研究层位,通过岩心观测、
榆神府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对我国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一批特大型煤矿的陆续投产,高强度综合机械化开采引发的水害(溃沙)事故却频有发生。本文以榆神矿区杭来湾煤矿为例,对其突水危险性进行了预测研究,该研究将为矿井302盘区接续开采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以往勘探钻孔搜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第四系含水层、隔水层,顶板侏罗系基岩砂岩含水岩
由于固体氧化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在作为能源使用时清洁、高效等特点,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前途且可以绿色使用的能源装置之一。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将碳氢化合物(如煤气、天然气、沼气等)中所含的化学能直接地转变为电能,因其这一优越性,备受人们的关注。但若沼气中所含的甲烷成分和SOFC电池的阳极电源直接接触,会严重的影响到镍基阳极的稳定性,因此,如何优化基阳极抗积碳的性能
半导体光催化产氢被认为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有效且环保的策略。层状结构的Zn In2S4(ZIS)因其良好的可见光捕获能力、合适的带隙、高化学稳定性以及低毒性成为光催化产氢优良的候选材料。遗憾的是,低的载流子分离效率和缓慢的表面反应动力学使得ZIS的光催化活性并不理想,阻碍了其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以ZIS光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围绕如何提高空间电荷分离效率从而增强光催化性能尝试了几
江苏省作为人均经济产出最大的省份,其土地利用状况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问题。随着城市的持续高效发展,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进行分析、模拟,有利于为今后实现江苏省土地利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2005年-2020年江苏省社会经济的统计数据和多期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了数学统计分析、遥感处理、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结合江苏省出台的国土空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