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二氧化硅纳米对耐药鼻咽癌细胞的毒性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n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索紫杉醇注射液与二氧化硅纳米的体外结合率。2.检测二氧化硅纳米对紫杉醇耐药的鼻咽癌细胞的毒性,确定其安全浓度范围。3.比较紫杉醇二氧化硅纳米与单纯紫杉醇注射液对鼻咽癌亲本及耐药细胞的敏感性。方法:1.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注射液与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硅纳米溶液混匀,以不同浓度的单纯紫杉醇溶液作为对照,离心,取上清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紫杉醇浓度,然后用游离紫杉醇浓度/单纯紫杉醇浓度,得出紫杉醇与二氧化硅纳米的结合率。2.以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二氧化硅纳米对CNE1、HNE2、5-8F鼻咽癌亲本细胞及其耐药细胞的毒性,得到二氧化硅纳米对鼻咽癌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3.将二样化硅纳米浓度固定为上述实验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对鼻咽癌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的上限浓度,并将不加二氧化硅纳米组设为对照组,将加二氧化硅纳米组设为试验组,同样利用集落形成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对照组与试验组中对鼻咽癌CNE1、HNE2、5-8F亲本细胞及其耐药细胞的集落数,然后计算集落形成抑制率,比较其差异。结果:1.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随着二氧化硅纳米/紫杉醇的浓度的比值增大,二者的结合率逐渐增加。当二氧化硅纳米/紫杉醇的浓度的1000倍时,其二者的结合率为21.3%。2.集落形成试验结果示:0-10ug/ml浓度范围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抑制率为0。3.集落形成试验结果示:对照组,单纯紫杉醇对鼻咽癌CNE1耐药细胞的IC50为9.55±0.24ng/ml,亲本细胞的IC50为1.10±0.07ng/ml;对HNE2耐药细胞的IC5。为7.64±0.22ng/ml,亲本细胞的IC50为0.93±0.07;对5-8F耐药细胞的IC50为6.43±0.24ng/ml,亲本细胞的IC50为0.81±0.07ng/ml。试验组,紫杉醇对鼻咽癌CNE1耐药细胞的IC50为8.35±0.21ng/ml,亲本细胞的IC50为0.87±0.07ng/ml;对HNE2耐药细胞的IC50为6.75±0.21ng/ml,亲本细胞的IC50为0.86±0.07ng/ml;对5-8F耐药细胞的IC5。为5.99±0.21ng/ml,亲本细胞的IC50为0.77±0.07ng/ml。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加入二氧化硅纳米后的试验组与未加二氧化硅纳米的对照组比较,紫杉醇对6种细胞的工C5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二氧化硅纳米与紫杉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结合,但结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二氧化硅纳米对鼻咽癌细胞的适宜浓度为0-10ug/ml。3.二氧化硅纳米能够提高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率,但临床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紫杉醇与二氧化硅纳米的结合率。(图8张,参考文献31篇)
其他文献
CPTPP在搁置了TPP中22项条款后形成,并于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其中知识产权章节搁置了11条,占据半壁江山。该文在罗列了搁置条款,梳理了保留条款后,分析了TPP到CPTPP的知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尚未被系统地讨论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学术领域对此研究的匮乏,二是文学翻译的边缘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主客观原因,指出
叙述了山西省煤炭工业的简况、煤炭工业节能减排的特点、做法和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修订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和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节能
目的 探讨心脏临时起搏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分成A(临时起搏)组和B(永久起搏)组,各30例。比较
安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已逐渐摆脱了相对贫困的局面,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支持,而安徽农村地区因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限制,农
病例 女,11岁,因左上臂骨肿瘤伴骨折10d入院.查体:左上肢较右上肢粗,肘关节活动受限,伸肘约135°,于指活动及血运正常,触痛阳性,表面皮肤正常,左手指活动及血运良好.实验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促使产品的流动具备了国际性的特质。对中国而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自2005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后,与世界的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在世界生
在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岩芯观察、薄片鉴定,进而进行准确定名并按成岩作用是否对孔缝形成有利及对油气生、运、储是否有贡献,将成岩作用划分出
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的发育成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丝绸之路沿线所承载的多元文化遗产、文化景观和民族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在我国西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当今IT行业中最流行的技术之一,它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论文在简介云环境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