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然而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不强,呈现出内在兴趣动机不足、学习情境动机过强、功利性动机偏强等特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归因理论自1958年海德提出至今,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的过程,教育领域是其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其中,韦纳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围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如何运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中心,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对学习动机与归因理论做了理论阐述,其中重点介绍了韦纳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以及归因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第二部分,分析当前高中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并对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归因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这四个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针对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即通过克服归因中能力因素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归因中努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客观认识归因中任务难度因素,避免归因中的运气因素出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四部分,在理论分析探究的基础上,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与生活》中的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教学设计为例,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课外辅导等教学基本环节入手,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实用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