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护理带教老师(包括护理教育专家)、山西省护理本科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对山西医科大学现行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为山西医科大学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山西医科大学及山西省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带教老师84名(护理教育专家5名),山西省护理本科专业学生79名,进行了调查。将回收的问卷分别编码,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处理。本次调查的信度Cronbach a=0.856,内容效度经5位护理教育专家判定为优。调查内容涉及对山西省大学本科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对山西医科大学现行护理本科课程设置效果的评价,及对课时安排、课程结构、课程模式、学习负担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结果:1对大学本科护生素质和能力的评价:护理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本科护士的自学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介于较好和非常好之间;对医学知识、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技能、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学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人格特征、论文写作、批判性思维的评价介于一般和较好之间。这说明山西省目前的护理本科教育基本上是成功的。教师和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人格特征的看法,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2对我校现行课程设置情况的评价:47.2%的被调查者认为我校现行课程设置情况及效果,基本符合现代社会对护士的需求;45.4%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地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47.2%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地体现了护理专业的特色。3对课时安排、课程结构、课程模式、学习负担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3.1 7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3.2 96%的被调查者希望增加选修课和人文社会学科类课程的种类和学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3.3 98.7%的被调查者比较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3.4 90.8%的被调查者建议增加护理实践的时间,并强调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带教水平,以提高护士学生的能力和满意度,改善临床学习过程,保证教学质量。结论:本次调查结果较满意,对山西省大学本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课程设置应该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兼顾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要加强人文社科类知识和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加选修课程的学时和种类,增加护理实践的时间,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尽早开始护理实践。应该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对于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合理地减少医学基础课程,减少总学时数来解决。客观条件允许时,在合理课时总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改革传统的建筑式课程设置模式,采用交叉式(包括渐进式和平行式)的课程设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