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20多年的发展过程,也是其模式从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不断推进演变的过程。目前我国农业合组经济组织模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学术界对其模式的探讨也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现代汉语字典》中“模式”含义:“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选择中,理论界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研究,从而产生分歧。第一、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研究,根据产前、产中、产后的功能将其模式分为:生产型、流通型和综合性;第二、基于合作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在合作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将其模式划分为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混合型;第三、这种观点是较为普遍的,依据参与主体的类别和依附关系研究将其模式划分为: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组织+公司以及农户+股份合作组织;第四、各地因地制宜,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也是各有地域特色,从发展较好的几个地区在总结出一些模式:邯郸模式、莱阳模式、宁津模式、安岳模式和江山模式。这些模式个有其特点和不足,此外我们也将国外几个典型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其特点和使用范围,为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发展和选择提出了借鉴的经验。合作组织本质是上弱者的联合,贫困地区的农民更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但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只重视农业发达地区的合作组织,忽视了贫困地区的农民。我们认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要和扶贫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提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贫模式,对贫困地区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指导。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它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民和市场有效沟通的桥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如立法、优惠政策等和完善的内部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资金的支持。从国内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由于资本的稀缺性,国家不可能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这样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中就有很大的资金缺口,仅仅依靠财政支农是不够的。农业的弱质性也导致了在市场中获得资源的能力远远低于工业和第三产业,而且国家农业财政支出又是有限的,如何拓宽农业的投资渠道将民间和外来资本引入到农业发展中去是农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广泛开拓资金来源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因此我们借鉴工业中引进外资的经验,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BOT投资模式引入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它可以增加农业资金来源使农业投资多渠道化、促进农业标准化、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