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区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社区管理己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人力资源及其管理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功能基础,可以说,社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决定着城市社区建设的成败。公共性是社区人力资源的基本性质,因此,本文运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着眼于中国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实践,来考察城市社区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城市社区公共人力资源是指专门从事社区工作、从属于社区组织的人力资源,是符合社区工作要求、具备开展社区服务和管理所需能力、在社区组织中享有一定职位的人员构成的一个特殊的集合体。在我国现行的社区管理体制中,其外延主要包括社区居委会组成人员以及其它社区专职工作者。由于其具有的公共性的基本性质,因此被称为社区公共人力资源。城市社区公共人力资源是城市生活共同体的维系者,是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是城市社区的管理者,是城市社区的促进发展者,还是城市政府履行职能的辅助者。城市社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涉及选人、用人、育人、励人、留人等功能环节。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丰富实践孕育了上述各个管理环节的丰富内容,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选拔方面,来源渠道杂乱,选拔方式不规范,致使社区公共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在任用方面,角色不清,职责不明,致使社区公共人力资源的工作缺乏头绪、无的放矢;在激励约束方面,考核体系尚未健全,奖惩效果不明显,工作效率偏低;在教育培训方面,流于形式化,囿于经验性,缺乏科学设计;在待遇方面,总体水平偏低,缺乏吸引力,难以留住人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社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进而制约着社区建设水平。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化管理的缺失、专业化管理的不足以及规范化管理的不够。对此,为了改进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应将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作为原则和目标,将社区管理模式作为基础和前提,围绕管理的各个环节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调查表明,哈尔滨社区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存在人才缺失,选才难,留用难,专业性不强,事务处理能力较弱,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归属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均衡配置资源,消除区域、部门差异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力量进入,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优化考核机制,优化激励机制来解决公共人力管理的问题,同时,提倡正确的公共价值观的确立,提供建立在契约精神上的服务。我国社区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社会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要想将这些问题一一改正,对现有的社区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任重而道远。但是,我国现在正在加大社区工作投入,采取多种机制,通过市场化,通过规范化等措施,期待在未来,我国的社区工作能有一个快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