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安全性,探讨影响疗效的临床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0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27例。记录其临床特征、KRAS基因状态、治疗方案;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0)评价治疗疗效;统计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0S);根据NCI3.0毒性反应分级评价治疗安全性。并将其按照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西妥昔单抗应用周数、辅助化疗情况、转移器官数量、肝内外转移情况、皮疹程度、肿瘤部位、年龄等分组,以分析相应临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7例患者,26例患者病理标本KRAS基因检测为野生型。25例可评价疗效,其中,接受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者22例(21例KRAS野生型,1例未检测KRAS),二线者2例,三线者1例。所有可评价疗效患者中位化疗周期数为6周期(1~12周期),应用西妥昔单抗中位周数为8周(3~27周)。可评价疗效的22例一线治疗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4.5%),部分缓解(PR)4例(18.2%),疾病稳定(SD)15例(68.1%),疾病进展(PD)2例(9.1%),总有效率(RR)22.7%,疾病控制率(DCR)90.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6.0月(95%CI为0.0月~12.0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0月(95%CI为10.3月~31.7月)。二线治疗中SD1例,PD1例,PFS分别为11个月和1个月,OS分别为18个月和9个月。三线治疗1例患者PD,PFS1.5个月,OS3.5个月。一线应用西妥昔单抗疗效的分析显示,应用西妥昔单抗大于12周组PFS及OS均较未用满12周组延长,且有统计学差异;单器官转移组与多器官转移组比较、单纯肝转移与肝外转移组比较、Ⅱ/Ⅲ级皮疹组与O/I级皮疹组比较,PFS、OS、RR均有提高趋势,但尚无统计学差异;而联合不同化疗方案组比较,奥沙利铂组与伊立替康组的PFS、OS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结肠癌与直肠癌、年龄、是否接受过辅助化疗均对疗效无显著影响。27例患者可评价安全性。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77.8%)、腹泻(25.9%),神经毒性和骨髓毒性少见,大部分可耐受,副反应发生情况与所联合化疗方案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于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西妥昔单抗用药周数与疗效显著相关,而单一器官转移较多器官转移、重度皮疹较轻度皮疹、单纯肝转移较肝外患者生存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