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先股融资方式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优先股在西方资本市场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大幅度扩张、金融改革进程加快,传统的融资方式己经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现实融资需求。2014年,随着我国优先股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优先股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渠道正式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优先股的引入,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其股性和债性的双重特征,在保护原始股东控制权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产负债率。牧原股份作为畜牧业中第一家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顺应了优先股试点浪潮,为企业开辟出全新的融资道路,实现了企业的融资目标,为其他企业进行优先股融资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参考价值。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通过归纳和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优先股的研究成果,收集和分析有关数据和公告对牧原股份优先股融资进行研究。本文以牧原股份为案例研究对象,在对优先股的含义、特征、类型以及理论基础进行简单阐述之后,结合牧原股份的行业背景和企业现状,梳理优先股融资的背景及进程,对牧原股份发行优先股的动因、特点、效应和风险点做了全面分析,最后对牧原股份成功发行优先股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对未来其他选择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提供理论支持,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发现,在畜牧业企业债务融资困难的大环境中,牧原股份主要出于企业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的考虑,为补充流动资金、稳定公司控制权、节约融资成本,选择了发行优先股进行融资。通过梳理相关公告和数据,借助对比分析法和事件分析法,对牧原股份发行优先股融资的资金使用情况、融资成本、财务风险、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和市场反应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分析认为优先股融资可以为公司节约融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稳定公司股权结构,牧原股份此次进行优先股融资,可以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运用,在短期内可以为企业带来正向的市场反应。这说明,在此阶段发行优先股,为牧原股份带来了积极影响。通过牧原股份成功发行优先股的案例,本文对同行业企业和其他有优先股融资意向的上市公司提出了决策角度的建议,希望可以为优先股尝试阶段的企业提供更多的经验借鉴,促进我国融资方式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