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荞麦生育期短,耐贫瘠、适应性强、其营养丰富,保健功效强。荞麦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能够抑制肿瘤细胞,从而对预防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具有抗氧化性从而可以延缓衰老。因此,在食品开发利用中倍受人们的关注。苦荞原产我国,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但是苦荞的育种工作研究基础薄弱,优质专用品种较少,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因此,研究苦荞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与黄酮含量的关系,揭示苦荞黄酮积累形成机理机制,筛选优异种质资源,选育优质专用苦荞品种,对促进苦荞品种改良个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371份苦荞资源的农艺性状、黄酮含量及农艺性状与黄酮含量进行了关联分析,并且研究了蔗糖和L-苯丙氨酸的处理对苦荞芽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参试371份苦荞资源的形态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苦荞茎色浅绿色,叶色绿色,叶形主要以戟形为主,种子形状以短锥为主,籽粒颜色主要以灰色为主,大多数是无翅刺;通过营养器官和千粒重的大小可以将参试资源分为4类,一类为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千粒重较大;一类是营养器官生长弱,千粒重大;一类是营养器官生长较弱,千粒重不太大;最后一类是植株高,营养器官旺盛,千粒重小;从变异程度来看,单株粒数变异幅度最大;从相关性来看,对产量其主要作用的因素农艺性状指标是千粒重、单株粒数、株高和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2)苦荞资源黄酮含量及与农艺性状关联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参试苦荞资源中,黄酮含量最高为2.06%,最低为0.36%,黄酮含量集中在1.28%水平上,大多属于中等类型,高黄酮含量类型较少,并且不同来源的苦荞材料的黄酮含量存在差异。(3)苦荞芽黄酮含量随着蔗糖处理浓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蔗糖浓度为4%时,黄酮含量达到最高。随着蔗糖处理时间的延长,黄酮含量也是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蔗糖处理第9d时,黄酮含量达到最高。蔗糖处理下黄酮含量与苦荞芽提取物质对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均是呈显著正相关。(4)苦荞芽黄酮含量随着L-苯丙氨酸处理浓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L-苯丙氨酸浓度为150μmol/L时,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如果浓度增加,黄酮含量反而降低。随着L-苯丙氨酸处理时间的延长,黄酮含量也是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L-苯丙氨酸处理第9d时,黄酮含量达到最高。L-苯丙氨酸处理下黄酮含量与苦荞芽提取物质对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均是呈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