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文科学中最具有人文色彩的艺术,一直以来修辞为缤纷各色的文学作品增添了无数美感与艺术色彩。英汉修辞格在文化与语言本身差异的影响下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译者翻译的修辞风格体现在译者受其所处时代背景与自身文化素养的影响,并通过别具一格的翻译理念与翻译手法对修辞格的理解与把握所形成的极具译者特点的语言风格。本文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第十二夜》为例,构建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并对语料库中多种修辞进行量化研究;对《第十二夜》朱生豪、梁实秋及曹未风的三个译本进行修辞定位与统计、语境提取、例句分析,通过客观的对比分析获得译者应对不同修辞的翻译手法,以及译者翻译的修辞风格,并探究影响其修辞风格的多种因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多种修辞的重新定义,结合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在计算机识别修辞格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本文首先在梳理语料库在国内外翻译研究中应用的基础上,明确了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趋势。随后,回顾了古今中外众学者对于不同修辞格的分类与定义,为修辞量化标准的确立进行了理论上的支持与准备。具体来说,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语料库创建。选取牛津版《第十二夜》英文原版与朱生豪、梁实秋及曹未风三位译者的汉译本作为素材,人工手动录入构建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为《第十二夜》修辞量化研究及不同译者翻译修辞风格研究提供了基础的语料研究平台。2)不同修辞格的定义。通过亚里士多德,冯庆华,陈定安等人对不同修辞格的定义,对《第十二夜》中出现的十种修辞格重新进行定义,为量化修辞提供标准。人工手动对语料库中的所有修辞进行标注,结合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分析获得的数据以证实对修辞格重新定义的准确性。最终为具体修辞的定位奠定基础,同时实现计算机识别修辞格这一领域的突破。3)修辞格定位及例句提取。结合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对文本中十种修辞格(隐喻,夸张,描摹,借喻,借代,排比,矛盾修辞,移就,双关,脚韵)分别进行定位,并对相应的语境进行筛选和提取。4)例句分析。突破以往莎士比亚作品中单一修辞格的研究,对多种修辞格的汉译进行具体客观的对比分析,得出不同译者翻译的不同修辞风格。经过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时代背景、文学素养、翻译理念与翻译手法四种因素的多重影响致使译者翻译的修辞风格各自迥异。朱生豪的修辞摆脱了字面的束缚,抓住了原文的真义,以典雅而又具有中国气派的语句明白晓畅地表达莎翁作品原文中的神韵,完美地将英文中的修辞美感体现到汉语中;梁实秋的修辞以其翻译准则“信”与“顺”的统一为基准,将古典美学的严谨,传统与凝练完美地体现在译文中;曹未风的修辞虽最接近于直译,言语风格较为朴实,忠实地将莎士比亚文字的形式与风格体现于其译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