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曲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参量,可以反映被测物体的结构和形态,在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光纤传感器在曲率传感领域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优点,但是往往存在温度交叉敏感、曲率测量范围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了基于空芯光纤的曲率传感器,分析了传感器中反谐振和马赫-曾德干涉两种传感理论,研究了传感器的曲率传感特性,实验验证了该传感器具有大曲率测量范围、温度不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参量,可以反映被测物体的结构和形态,在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光纤传感器在曲率传感领域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优点,但是往往存在温度交叉敏感、曲率测量范围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了基于空芯光纤的曲率传感器,分析了传感器中反谐振和马赫-曾德干涉两种传感理论,研究了传感器的曲率传感特性,实验验证了该传感器具有大曲率测量范围、温度不敏感、扭转不敏感等优点。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空芯光纤的结构特点和导光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空芯光纤的反谐振效应和马赫-曾德干涉两种传感理论。理论推导了反谐振效应中谐振波长的公式和马赫-曾德干涉中干涉波长的计算公式,使用数值仿真软件Rsoft仿真了空芯光纤和单模光纤-空芯光纤-单模光纤两种结构中入射光的传输情况,分析了空芯光纤的内径和长度对透射光谱的影响。2、提出了基于空芯光纤的曲率传感器,对其进行了传感理论、制作方式和结构参数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反谐振效应和马赫-曾德干涉的曲率传感理论模型,分析并验证了该传感器的温度不敏感性。研究了传感器的制作方式,分析了熔接参数对透射光谱的影响,并且实验分析了空芯光纤内径和长度对透射光谱中谐振峰和干涉峰的影响,为该传感器的制作工艺优化和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3、设计并搭建了基于空芯光纤的曲率传感器的传感实验系统,完成了传感器的曲率传感实验,以及温度和扭转对传感器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曲率范围为0~7.04 m-1时曲率灵敏度是-0.54 nm/m-1,在7.04~11.87 m-1时曲率灵敏度为-2.02 nm/m-1,该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和扭转灵敏度分别为5.54pm/℃和-6.74 pm/(rad·m-1),验证了该传感器具有温度不敏感性和扭转不敏感性。
其他文献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是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完成其它更复杂任务的前提。如何帮助移动机器人在已知或未知环境下快速且精确地规划出一条最优且无碰撞的路径很久以来都是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移动机器人或者以移动机器人为基础的机器人开始走向千家万户,其重要性也更加被凸显。本文主要针对针对静态二维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IAFSA)和MAKLI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不断推进,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以其高精度和高效率等优点在分拣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机器视觉和多台Delta机器人组成的分拣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目标在两种不同工况下的识别与定位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对多机器人的任务分配以及单台机器人分拣路径进行研究,全文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多并联机器人协作分拣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机器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腐蚀等特点。然而,由于CFRP材料的难加工特性使CFRP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加工损伤问题。相比于传统串联机器人,混联机器人具有高刚度、高精度等优点。此外,机器人切削过程中的动态特性成为影响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新型混联机器人TriMule,对不同纤维方向角CFRP铣削力建模、混联机器人动态特性、不同纤维方向角CFRP铣削加工过程中
现代精密机床广泛采用滚珠丝杠进给系统进行传动,载荷作用下进给系统由于静刚度的存在而产生接触变形,从而对机床加工精度水平造成很大影响。在机床设计阶段,根据刚度设计需求,通过进行静刚度的匹配设计确定进给系统各个功能部件的静值,可为机床进给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极大提高机床设计的效率和可靠度。本文以某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进给系统间耦合刚度建模和进给系统静刚度匹配设计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建立
工艺感知是智能制造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线感知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状态变化信息,对其实施误差补偿与控制,可有效地提高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在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综合误差中,机床热误差是主要因素之一。机床在加工过程中,温升引起的结构件变形导致刀具成形点与工件待加工点之间产生相对误差,使得工件加工精度降低或报废。如何对机床结构温升进行实时检测,预测刀具与工件之间的位置误差,并实施误差在线补偿,是当前智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解放劳动力的机器人开始蓬勃发展,在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更多开始关注娱乐、服务、医疗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需求,由此,新型的服务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以及康复机器人在内的面向人机交互(Human Robot Interaction,HRI)领域的机器人应需而生。这些机器人对于交互性、安全性的要求相比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大大提高,而这
本文密切结合分拣、装配、导航等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研究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方法。本文以图像处理与单应性矩阵求解及分解为基础,研究混合视觉伺服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图像处理与控制策略的验证,全文取得的成果如下:在基于单应性矩阵的图像处理方面,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和基于奇异值分解方法完成了单应性矩阵的求解,并对其进行分解获取旋转矩阵、平移向量等表示两图像间映射关系的信息。然后,
本文密切结合基于加工机器人的大尺寸工件现场高效精密加工需求,系统研究了采用条纹投影技术的机器人辅助测量系统,并以制孔机器人为对象,研究了大尺寸工件制孔加工过程中的测量工艺,包括机器人定位误差测量方法、制孔过程中孔位法向误差测量和补偿方法,以及工件三维廓形测量方法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测量原理方面,提出了一套基于条纹投影的机器人辅助测量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和测量原理,涉及测量系统的结构设计
水下滑翔机是海洋环境立体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多机协同观测是水下滑翔机重要发展方向,可实现大范围、长时序、连续立体观测。多水下滑翔机协作完成海洋环境的观测离不开多机协同的自适应采样策略,包括水下滑翔机的自主路径规划和协同采样能力。本文开展了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和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多水下滑翔机采样路径规划方法研究,建立了信息化采样和抵抗洋流干扰的自适应采样模型,旨在提高海洋观测效率和观测精度。论文主要研究
产生创意是设计过程的核心,有效的创意激发方法对于创新设计至关重要。然而,激发创造力在设计中往往是一个抽象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环节。在大数据时代,设计领域中大量有创意激发潜质的图像数据仍在沉睡,并未对设计人员灵感的产生提供力量。目前,深度学习技术在大规模图像检索、视频分析以及图像生成等领域取得了优越的性能。因此,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建立大规模图像素材与设计创意激发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创新设计带来广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