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路翎因为战争流亡到了四川北碚,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与四川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历来的研究者关注比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路翎及其创作与北碚的关系的研究,更好地理解路翎的艺术世界,并由此提出一些被学术界所忽略的问题。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北碚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路翎在北碚的生活,他早期的文学活动,他与胡风、冀汸等文学友人的交往等,试图重现路翎在北碚的生活场景;第二部分从文本出发,分析四川乡场文化与路翎北碚时期创作的关系,通过对路翎笔下四川乡场的描述,找出路翎一些主要的概念如“原始强力”等的地域文化来源;第三部分“不一样的四川乡场”则通过与川籍作家李劼人等乡场世界的比较,凸显出路翎四川乡场世界的特异性,以及他对四川乡场的“误读”;第四部分则将路翎这一时期的创作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补充了北碚地域所不能完全涵盖的一些东西,那就是外国文学和南京文化之于路翎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在文化冲突与融合中路翎创作理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