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栏事件》是美国著名西部小说家沃尔特·凡·蒂尔伯格·克拉克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颠覆了美国西部小说的传统写作套路,讲述的是三个无辜的人被误认为是偷牛贼而遭受私刑的故事,从而一举奠定了作者在美国西部小说界的地位。自1940年出版之后,《牛栏事件》很快在读者和西部小说评论界中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当年最佳小说”。评论界纷纷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如作品主题,人物性格,结构设置,写作手法等不同视角。虽有提及作品中的心理因素,但尚无从心理学角度,特别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分析这部小说的评论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及其核心内容来辩证地,全面地解读《牛栏事件》中的主题与人物,挖掘出作品中人性的丑恶,弘扬人性的善与美,从而帮助读者更全面更深刻地欣赏这部作品。结合集体无意识理论中的原型概念,本文解读了民团在不同阶段的行为的表现及内因,剖析主要人物的人性,从而突出作品主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的集体无意识分析,来揭示作者克拉克对人性的深入观察,展示作品中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不朽的艺术魅力。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介绍了小说《牛栏事件》及其作者,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梳理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牛栏事件》的研究,进而指出小说研究的局限和运用集体无意识理论来解读该作品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三章重点介绍了集体无意识的理论框架,包括形成与发展及其核心内容。第四章分析了作品中由集体无意识驱使的行为,包括组织民团、追踪疑犯、行刑,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第五章通过集体无意识中相应的原型,重点解析了《牛栏事件》中典型的人物。第六章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