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多发性骨髓瘤M蛋白分型与影像表现特点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蛋白分型与影像表现特点的相关性,以期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水平,对临床诊疗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4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行X线摄片87例;CT检查100例,其中95例仅平扫,5例行平扫+增强扫描;MRI检查49例,其中45例仅平扫,4例行平扫+增强扫描。由2名影像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在PACS系统上各自阅读X线、CT及MRI图像,观察每一患者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软组织肿块、髓外病变情况,并与多发性骨髓瘤的M蛋白分型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M蛋白分型与其影像表现特点间的相关性。结果104例MM患者中,Ig G型48例(46.1%),Ig A型28例(26.9%),轻链型22例(21.2%),Ig D型6例(5.8%),Ig M、Ig E、双克隆或多克隆型、非分泌型均为0例。104例患者影像表现:93例发生骨质疏松;94例发生骨质破坏,其中颅骨、脊柱骨、肋骨、骨盆诸骨骨质破坏分别为34例、94例、94例和65例;62例发生病理性骨折,其中发生于肋骨4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31例,其他部位如胸骨骨折1例,右侧锁骨远端骨折1例,左侧股骨颈骨折1例;36例发生软组织肿块,其中8例为多部位发生,发生于肋骨旁27例,椎体旁10例,髂骨旁5例,其他部位如左侧肱骨头及肱骨干各1例,胸骨旁2例,左股骨颈1例,16例发生髓外病变,其中胸部及胸膜8例,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膜6例,皮下软组织及肌肉7例,颌面部3例,淋巴结1例。M蛋白分型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病理性骨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髓外病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髓外病变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好发于胸膜、皮下软组织和肌肉、中枢神经系统。结论多发性骨髓瘤M蛋白分型与影像表现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Ig D型较其它类型更容易发生髓外病变。第二部分: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的影像表现特点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对骨髓瘤髓外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伴发髓外病变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CT检查15例,10例仅平扫,5例行平扫+增强扫描;MRI检查8例,4例仅平扫,4例行平扫+增强扫描,由2名影像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在PACS系统上各自阅读CT及MRI图像,观察每一例患者髓外病变发生部位、数量、形态、边缘情况、密度、信号以及强化情况,并测量其大小、CT值,所有T1WI、T2WI信号均与邻近骨骼肌信号对比,探讨其髓外病变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16例患者中,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6例:脑膜3例(单发2例,多发1例);椎管内单发1例;左侧颞极单发1例;左侧额部眶颅沟通性生长单发1例;头颈部单发3例,其中1例位于左侧下颌支旁,1例位于左侧咬肌内,1例位于右侧下颌支旁;发生于胸部8例:胸膜6例(多发5例,单发1例),肺内单发1例;前纵膈单发1例;皮下软组织多发5例;肌肉单发2例;淋巴结多发1例。发生于脑膜、胸膜、皮下软组织及淋巴结者,CT上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较规则,发生于肌肉或其它部位者,呈斑片状、结节状或其他形状,部分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CT值约30~70 HU,以30~45 HU多见,MRI 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后中度至明显强化。结论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可以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胸膜、脑膜及皮下软组织最为多见,CT及MRI可以很好的显示髓外病变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髓外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