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研究是我国旅游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它对于丰富旅游学科的理论,推动旅游学科的建设、发展及认识未来不断出现的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从旅游业产业地位研究的相关研究综述开始,概述了旅游业的概念、产业性质及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其他产业理论评价旅游业产业地位的研究现状,总结出历史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果,同时也指出了还存在基本概念界定不明、缺乏运用经济学产业地位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存在偏差等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是首先对本文的旅游业概念进行界定,并运用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的定义论证旅游业的产业性质;二是采用功能分类法把产业地位划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潜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五种产业地位,并对各产业地位的特征进行界定;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学中主导产业评价基准的研究,结合旅游统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旅游业产业地位的评价体系,即通过总收入、增加值测定旅游业的产业规模;通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测定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通过就业、税收、创汇贡献测定旅游业的社会效应;通过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区位优势及产业政策空间分析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为厦门市旅游业产业地位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在对本文运用的旅游卫星账户统计方法、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后,通过用上文构建的旅游业产业地位的评价体系,分析了现阶段厦门市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为主导产业。根据产业地位理论,现阶段为主导产业的厦门市旅游业经过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未来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这正好与目前厦门市政府提出的要把旅游业培育成未来的支柱产业这一产业规划相符合。本文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视角,收集大量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手段,结合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地位理论,提出旅游业产业地位的评价体系,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厦门市应基于主导产业的定位对旅游业大力扶植、培育成未来的支柱产业。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