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教育信息化落实的基本途径之一,扎根在情境化、问题化的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中明确指出,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自己对信息技术和其所具备特征的理解,从而领悟并掌握学习之道,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认知方式,客观而全面的评价事物,发挥大胆想象塑造自己的创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系于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即保证每一节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十分必要,而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美国教育家凯勒教授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多次与学科教学实践融合而反复探索并获得一致好评,它并没有单纯针对动机做抽象界定,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动机的要领,不仅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机的激发,而且重视学生学习动机最佳水平的维持。将ARCS动机模型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教学设计的优化升级,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认真完成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大胆分享展示自己的观点,养成主动实践创新的习惯。本文将会遵循以下步骤进行研究:一、广泛而仔细研读文献,整理ARCS动机模型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现状;二、研制动机调查量表调查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现状、记录师生的课堂行为,分析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动机问题;三、基于ARCS动机模型设计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策略和应用过程;四、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动机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五、分析ARCS动机模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六、梳理研究结果、创新点与不足,并对研究做出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