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汽爆玉米秸秆酶解液的赤霉素固态发酵工艺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it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霉素广泛应用于农业、苗圃、园艺、栽培技术、茶园等,是五大植物激素之一。赤霉素是典型的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生产方式是微生物发酵。赤霉素固态发酵方法与液态发酵法相比较具备以下优点:(1)固态发酵要用的原料一般是农产品,比较容易获得且生产成本较低。(2)下游操作少,消耗的能源少,因而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小。(3)投资规模小,技术要求较低。(4)无菌操作的要求低。本文用实验室保藏的一株串珠镰孢菌ZZU-FmS为试验菌株,以玉米面粉为发酵主导碳源,麸皮为惰性载体和主导氮源的固态发酵基质上,研究了添加秸秆对赤霉素发酵的影响,探索出了一条新型的赤霉素发酵工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发现在赤霉素固态发酵过程中向培养基添加打碎后的玉米秸秆,经过蒸汽爆破的玉米秸秆以及用纤维素酶酶解后的汽爆玉米秸秆,都不利于串珠镰孢菌丝体的生长以及赤霉素的生产。(2)在赤霉素固态发酵过程中添加汽爆玉米秸秆酶解液,能够有效的增加赤霉素的产量。在第60小时添加汽爆玉米秸秆酶解液400 mL/kg干基,得到的赤霉素产量最大为9.48 g/kg干基。(3)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赤霉素固态发酵过程中第60 h时添加400 mL/kg干基的汽爆玉米秸秆酶解液的固态发酵进行了优化,最佳发酵参数是种龄36 h、初始pH为7.00、温度30℃、固液比1:1.1、接种量10%、发酵周期为168 h。在最佳酶解液添加量和最佳培养条件下,赤霉素产量最大可达到9.48 g/kg干基。(4)通过对赤霉素固态发酵过程中第60 h时添加400 mL/kg干基的汽爆玉米秸秆酶解液的固态发酵进行研究,考察了发酵过程中菌丝量与赤霉素的关系,种龄为36 h、接种量14%、初始pH为6.00、固液比为1:1.1、菌丝生长温度为32℃、培养时间为96 h时,菌丝体量达到最大。当种龄为36 h时、固液比为1:1.1时,菌丝量最大对应的赤霉素量也最大。初始pH为6.00时,赤霉素量为8.83 g/kg干基。接种量为14%时,赤霉素量为6.12 g/kg干基。培养温度为32℃时,赤霉素量为9.20 g/kg干基。培养时间为96 h时,赤霉素量为6.94 g/kg干基。本研究为固态发酵生产赤霉素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考虑了玉米秸秆的应用,减少了资源浪费。
其他文献
面部先天性浸润性脂肪增殖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脂肪组织过度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面部渐进性膨隆、邻近骨增生、牙齿发育畸形等。本文报道面部先天性浸润性脂肪增殖症
高速切削和干切削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刀具涂层材料和涂层技术的发展.文中全面综述了刀具涂层材料、单涂层和多涂层结构、物理和化学涂层工艺、纳米涂层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
阐述了催化剂表面的物种溢流现象及其机理;综述了氢溢流现象及氢溢流理论在各种催化反应体系中的应用。
<正>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在术中是否切除颈椎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还存在很多争议[1]。
<正>目的评价103pd放射性支架植入对兔髂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103Pd支架的放射性活度分为六组(60μCi(n=3),150μCi(n=4),250μCi(n=4), 400
艺术学是一门针对艺术主体、作品、实践、价值、规律等做科学并以哲学思考的人文科学,艺术学学科共同性质问题是目前广大艺术学者和艺术学科建设中一个重要、热门的课题。艺
以生态语言维为视角重点探讨广告语的翻译策略,译出优质广告语译文。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language dimens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st
目的:观察回首散加四虫散治疗原发性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患者7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颗粒(山东新华制药股
为确定适宜的麦秸还田量和还田方式,提高砂姜黑土地小麦秸秆还田效果,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2/3秸秆量免耕覆盖(处理1)、2/3秸秆量旋耕(处理2)、2/3秸秆量深耕(处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出发,文章深刻阐明学校的思政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大意义,为如何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出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