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中国城市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的压力、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自然资源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区域的不平衡加剧等,都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学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是整个社会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达到1000美元以后,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急剧升级,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还要住得舒服,行得方便,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享受更高级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2000美元以上,群众在物质生活日渐满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拥有更好的人居环境,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生活。城市未来发展既要解决诸多的“城市病”问题,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关系到百姓的安居乐业与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宜居城市的内涵,城市宜居性定义,宜居城市评价标准,城市发展宜居战略的经济相关性以及宜居性战略实施的研究,得出城市发展宜居性战略,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下,指导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向着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条件方向发展。宜居,顾名思义,就是适合人类居住的意思,宜居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宜居城市从“城市的本质是人的生活”这一基点出发,体现了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提高人的综合生活质量,二是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和谐。城市的宜居性要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种角度来实现其宜居性,即全方位整体地实现其宜居性,而不只是满足其中一方面的要求,包括繁荣的城市经济,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社会公共事业,和谐的人文氛围等等方面。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是宜居城市呢?对于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定论,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从宏观,微观角度分别阐释了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宏观标准包括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微观标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业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等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28项指标。城市发展宜居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条件。通过对比2005年与2006年中国宜居城市的评选结果可以发现公众眼中宜居城市标准的变化。2005年“中国宜居城市榜”中,全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然而众所周知,这些上榜的城市并不是都符合公众关于宜居城市的标准,但是它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这些城市全部都是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大都市。2006年“中国宜居城市榜”却是宁波、厦门等沿海中小城市,北京,上海宜居排名均有所下滑。入围的城市同样也是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强的城市。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而当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眼中的宜居城市还是经济发达,能提供充分就业机会的城市。可见建设宜居城市,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但是宜居城市要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否会造成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呢?由此,论文着重研究和论述了城市发展宜居性的经济相关性,从适度人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发展宜居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说明建设宜居城市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建设宜居城市要兼顾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但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而能促进经济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这部分的研究也是论文的创新之处。在论文最后一章,首先提出了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状况,宜居城市可选择的发展自己的强势以形成特色,宜居城市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实施战略,可能会以安全城市、生态城市、便捷城市、文化城市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形态出现。其次提出实施城市宜居性战略的建议与措施,即要建立协调发展的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这个复合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互相制约,只有相互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城市的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