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语境下美国越裔作家阮清越的文化身份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m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越两国作为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代表,其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自越战爆发以后,随着美国在越南南方扶持以吴庭艳为总统的越南共和国的建立,美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与南越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自1955年至1975年,美国对南越进行长达20年的殖民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南越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最后以失败告终,南越政府垮台,大量越南难民涌入美国,带去了越南文化,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阮清越为代表的越裔作家在文学、艺术上的创作成就,使美国越裔文学在世界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阮清越的小说不仅多次荣获美国的文学大奖,而且还使越裔文学成为亚裔文学中最耀眼的亮点之一。由于阮清越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打破了美国主流越战叙事,因此深受美越读者的关注,成为美越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通过将阮清越及其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把其放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下,揭示隐藏在其背后文化身份认同的焦虑、危机、政治立场以及母国身份情结,探讨作者企图重建超越民族性文化视野的文化认同策略,突出美国越裔文学的独特内涵。自阮清越的《同情者》获得普利策大奖,美国学者便陆续开始了对其作品的研究,而国内对阮清越的译介和研究也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后殖民语境下,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因素的影响,文化身份认同问题逐渐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这证明了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阮清越不仅是在美越文坛上而且在少数族裔文学史中也占据重要位置。本论文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文章的选题对象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理论与方法,简明阐述后殖民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以及论文的构思与创新等。阮清越的译介和研究近年来得到了中西方学者的特别关注,而国内文坛对其译介和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于作家本人的文化身份研究仍然相对陌生。为此,通过将后殖民理论与阮清越越裔的文化身份结合起来,在后殖民文化背景下研究越裔文学的文化认同问题,尤其是多重文化背景下存在的身份焦虑和重塑困境。第二部分,主要梳理阮清越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基本的理论进行概述,将他的写作置于整个越裔文学的背景之下,阐释其对文化身份问题的探寻。首先通过从“越南战争与越南难民”,介绍阮清越出生的时代背景,接着介绍越裔美国人的文学创作情况,展现阮清越文学创作的环境,然后突出叙述阮清越文学创作的成就,最后围绕本论文涉及到的“后殖民语境”、“文化身份观”及“身份的政治”等理论术语进行阐述,为后面对阮清越文化身份的研究确定了理论的范围。第三部分,主要考察阮清越及其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文化身份认同焦虑问题。在这一章内容中,对作者的三部小说作品《同情者》、《信仰者》、《难民》进行文本分析,选取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边缘人”、“局外人”、“双面人”形象进行解读。之后,以后殖民语境为依托,探究拥有不同身份的难民形象在面对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时所产生的身份焦虑,从而考察阮清越本人的文化身份认同焦虑。第四部分,主要从阮清越进行的难民研究出发,对越裔的身份进行整体关照以及对小说文本做具体分析。作为越裔作家,身份的焦虑是导致阮清越探寻文化认同问题的缘由,同时也是其试图解决认同危机的动力。通过阐释作家本人在应对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时所表现出的混杂的政治立场,最终考察阮清越在应对身份危机问题时采取的策略:难民书写的反单一文化立场以及反霸权主义的世界主义情怀。第五部分,围绕阮清越对文化身份的认知,对其身份进行溯源,并结合文本与实际分析阮清越在文化认同中表现出的母国身份情结。美越双重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他在文化视野上的多重视角。尽管其强调文化的普遍意义,但母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仍然驱使其对越裔群体给予极大的关注,并试图通过话语叙事让越裔群体在主流话语体系中发出声音。同时,阮清越也对越战历史进行了从内到外的审视,以撰写真实的越南记忆,并借助母国的民族文化构建自我的文化身份。第六部分,通过将阮清越置于越裔文化身份观的演变之下,探讨阮清越的身份观的建构策略。阮清越的作品充满了对文化身份问题的探寻,作品中对越裔的关注以及越裔美国人身份的探讨,则表现出一种对流变的文化身份的追寻。面对东西方异质文化所造成的身份认同困境,他指出一种超越民族性的文化视野,以此构建和谐统一的文化身份认同观。总之,研究阮清越及其文学作品对于美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阮清越在文化身份观问题上的诉求和重构对整个美国越裔文学甚至少数族裔文学都有很大的贡献,而他对超越民族性文化视野的探讨也极具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电子信息时代,多种基于非线性光学效应制备出的光限幅器件、光开关、光存储器等设备已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光电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密不可分。因此探索并研究出具备更好性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硒化锑(Sb2Se3)作为典型的V-VI族半导体材料,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与极高的可见-近红外吸收系数,表现出优异的光电特性。众多研究表明,较单一半导体材料来说,复合结构可以有效的对材料进行修饰,提升其性能,
学位
邕宁壮族八音主要分布在邕宁的蒲庙镇、那楼镇、那路村等地区。壮族八音乐器分为吹奏类、打击类和丝弦类。其中,吹奏类以唢呐为主,竹笛、长筒、短筒、无孔笛为辅。打击类主要有高边锣、大铙、堂鼓、岳鼓、大铜锣、京锣、文锣等。丝弦类主要以扬琴、秦琴为主,以中阮、小提琴为辅,为壮、汉乐器的结合。其多为民间的婚丧嫁娶、祈福和祝寿等活动服务,演奏形式分为行奏与坐奏,演奏风格分为文场和武场,多以武场八音为主。邕宁壮族八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C-S逆的定义以及相关性质,C-S偏序和WG矩阵若干刻画,全文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广义逆理论,矩阵偏序和特殊矩阵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本文要用到的一些符号说明,以及有关广义逆理论,矩阵偏序和特殊矩阵的基本概念和引理,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首先引入一个新的广义逆C-S逆,给出其存在的等价条件及性质。进一步,在C-S逆的基础上引入一个新的二元关
学位
银行应当在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上,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和金融经济的数据化建设进行规划,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银行金融数据的处理水平和分析水平,根据银行金融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建立完善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系统,在挖掘数据的同时要保证数据系统的安全。银行可以根据总行和支行收集的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为银行数据库的数据管理设置规范和标准,在数据库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扩大数据的来源和提高数据处理
期刊
本文以广西田林县浪平镇香维壮族族群岛为例,探讨族群岛型社会的若干形式。广西的高山汉主要分布在河池、百色两市北部的高寒山区和喀斯特石山区。明清之际,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份的汉族迁入今广西田林县境内,在与当地族群的互动中,逐渐进入壮族居住的田峒,进而取代壮族,形成高山汉族群岛。香维村在高山汉巨大影响下,依然保持鲜明的族群文化特点。现代香维已经成为高山汉族群岛中的“壮族岛”,成为互嵌式民族居住空间
学位
影视化就是将艺术作品从一种媒介转换为另一种媒介的过程。回看影视剧的发展史,文学与影视的发展就是相辅相成的,但由于文字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差异和作家创作与编剧导演合作的不同方式,导致两种艺术形式转换过程会存在一些变化。《大江东去》在题材与人物塑造方面与影视剧创作相契合是其作品能进行建构式改编的基础,而影视化面临是两种叙事形式之间的转变,《大江东去》影视化过程中对小说人物形象、空间环境、情节内容等进行视听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引,也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和生力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既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而反观当前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乡村振兴所要求的高素质农民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论文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聚焦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问题,以期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问题、剖
学位
金属玻璃有着优越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以及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金属玻璃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而金属玻璃这样优越的性能,是与它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的。尽管已经展开了许多关于金属玻璃结构的研究,但这些工作大部分只是集中在短程序结构,而对金属玻璃的中程序结构的研究还是较少的。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在材料和工程科学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提供了实验上所不能获取的原子尺度上的细节。在本文中,我们使用
学位
网络的逐渐普及推动了各领域的发展速度,其中大数据对各个行业生产力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银行机构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文章结合银行业场景,阐述大数据统计对银行的重要性,并分析大数据统计在风控场景中的应用策略,提出数据统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希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大数据统计在银行风控场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强调“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挖掘和阐发,并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独具特色的中国元素也逐渐被世界认可。因此以中国元素为切入点进行的艺术创作,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近年,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迅猛,受众人群越来越多,因此对体育舞蹈的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