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加入WTO,中国企业便积极的参与国际商务活动,掀起企业国际化的热潮。通过国际化,不少中国企业在全球获取生产资源,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提升了自身的综合实力。但也有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遭遇失败,甚至被淘汰。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际化早期,我国制造业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国内市场日渐饱和,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制造业企业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在企业国际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被看作是破除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障碍的关键要素。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创新能力在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作用势在必行。本文选取489家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并且以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以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以便更好地理解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本文采用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研发人员占比、企业专利总数、人均专利数、营销费用投入强度五个指标,旨在更全面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在实证分析中,首先确定实证分析模型,对各个变量做多重共线性检验。之后依次进行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四点结论:(1)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在当期阻碍企业经营绩效增长,整体呈“U”型关系。(2)在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五个指标中,研发人员占比和专利总数对企业经营绩效促进作用明显且速度快,其余指标在当期与企业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滞后一期后,除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人均专利数外,其余各变量均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3)国际化程度加深对企业创新能力有部分促进。(4)企业创新能力在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