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其具有驱动电压低、主动发光、亮度高、视角宽、响应快、耐冲击与震动等特点,在显示与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回顾了OLED器件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相关基础理论,将高量子效率的磷光材料fac-tris-2-phenylpyridine iridium(III) (Ir(ppy)3)按不同的比例掺杂到适当的具有载流子传输能力的主体材料poly(N-vinylcarbazole) (PVK)中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磷光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对器件发光机制的研究,发现光致发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Foster能量转移机制,而在电致发光过程中,器件的发光性能受Dexter能量转移和电荷陷获两种形式的影响。器件的I-V-L特性表明Ir(ppy)3的掺杂比例为5%时,器件的光功率效率最大,能量转移的最充分。以铱配合物蓝色磷光材料FIrpic作为掺杂剂,制备了基于CBP为主体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ITO/CuPc/FIrpic:CBP (x%)/BCP/Alq3/LiF/Al,其中x%为发光层主客体掺杂浓度。分别研究了主客体掺杂浓度和空穴阻挡层BCP的厚度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当掺杂浓度为8%时,主客体间的能量传转移最充分,器件的启亮电压为5V,器件在20V时的亮度为7122.25cd/m2。器件电致发光(EL)光谱出现明显的红移现象,为Alq3部分参与了发光,影响了发光的色纯度,改变BCP的厚度,可以调节载流子复合区域和器件发光的色度坐标,达到改善器件发光性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