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对独立量刑程序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罪和量刑是刑事审判活动的两个基本环节。定罪是量刑的前提,量刑是整个刑事审判活动的最终目的,二者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同等重要。近年来,规范量刑问题成为当下刑事司法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此,最高人民院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一是规范量刑方法,制定详细的量刑指导意见;二是规范量刑程序,将量刑“纳入法定审理程序”之中。在官方量刑程序改革的“试点”之外,学界为探索量刑程序的完善也在进行着积极的努力。目前,学界主要存在两种主流的改革主张,一种是主张把定罪与量刑分离开来,建立独立的量刑程序模式;另一种主张是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模式。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量刑程序意见》)中确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改革模式,但是《量刑程序意见》中对于量刑程序及其内容的规定大都具有概括性和总领性,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而且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对量刑程序作明确规定。因此,本文将以2012年刑事诉讼法通过为背景,就如何构建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进行阐述。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分为三章,全文三万字左右。   第一部分是量刑程序概述。首先,对量刑和量刑程序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概括量刑程序的基本特征。其次,主要分析了量刑程序的两种基本模式的成因和运行机制,进而分析了两种基本的量刑程序模式的区别和各自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域外量刑程序模式的对比分析并从中得到一些我国构建独立量刑程序的启示。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选择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理由。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混合式审判程序存在的问题。其次,进一步分析我国现阶段量刑程序改革的现状和量刑程序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问题。最后,分析了选择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目前为什么只能选择相对独立的量刑模式的理由。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是在2012刑事诉讼法通过之后笔者对我国量刑程序改革所作的思考。首先,针对就2012刑事诉讼法中是否规定了量刑程序这一问题进行了梳理。其次,在2012刑事诉讼法背景下,笔者对于量刑程序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构想。最后,对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相关配套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受
宋代的土地制度向来为研究史学的学者们津津乐道。作为封建土地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宋代土地的私有化尤其值得我们去留意。宋代土地私有化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
学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及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同时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思想端正、立场明确、道德高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党提出一项重大的历史性决策,就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重大决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又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