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日常、最基础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在校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课堂教学以怎样的方式展开,直接关涉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存状态。学生的成长是在主动参与到朝向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的,教师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成长,但不能代替学生成长。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开放,在师生多元互动关系中集聚与生成教学资源并促进教学过程生成,在教学过程生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成长目标的生成。 同时,一种观念的更新如果不深入到教师个体层面的内在理论的更新,就难以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真正的影响,难以构建新的教学行为。如果我们对观念的更新缺乏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化分析研究,教师个体就无法获得新实践形态的支撑与体验,他们也就很难真正实现个人内在理论的更新,更无法产生真正意义的新教学实践形态。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在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实践形态的剖析,审视教师对课堂教学互动生成认识的合理性问题,分析这些实践形态产生的理论根源与实践根源。第二部分在对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何以必要,有否可能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性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聚焦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展开的内在逻辑。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心,主要基于“新基础教育”研究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理论认识,以“新基础教育”数学学科教学改革为载体,展开对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理论向实践形态的转化过程研究。 基于对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互动生成性的理论认识,本文认为传统的教学设计缺乏整体综合的视野,难以突破点状设计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束缚,难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本文提出: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包括知识、方法、过程等方面的结构化重组,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独特育人价值;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学习的困难与障碍,估计学生学习的各种可能;然后在此综合的基础上确立学生发展意义上的弹性教学目标,整体策划课堂教学“三放三收”的展开过程,形成开放与弹性的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创设前提条件。 本文还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促进资源的生成和提升学生思维有序性、严密性、结构化的过程生成。根据资源的不同特性,本文提出了促进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一般原则:通过对错误性资源的判断分析,促进学生认识从混沌到清晰的转变;通过对多样性资源的比较分析,促进学生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通过对个性化资源的回应反馈,促进学生认识的多维拓展和灵活运用。本文并通过对大量的典型性实践案例的剖析,丰富和具体化文中观点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