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特别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迎来了高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肩负着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汇率的重任。因此,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外汇储备的过度增加,则对中国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外汇储备通过货币供给渠道对国内物价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以外汇储备为起始点,研究其对中国货币供给状况的影响途径,进而发现外汇储备通过货币供给对国内物价产生冲击的作用机制。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外汇储备通过货币供给渠道对物价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理论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内生性及货币供给结构的影响: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外汇占款逐渐成为基础货币发放的主要渠道,在导致货币供给量倍数扩张的同时,也增加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而且加剧了货币供给结构的地区不平衡现象;此外,针对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上述三个影响渠道,本文分析了外汇储备经由货币供给对物价的影响机制。实证方面,本文选取了2001年1月-2012年12月的月度经济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就会使物价指数上涨1.68%;外汇储备和物价水平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外汇储备每增加1%,物价水平会随之上涨0.93%。这也表明外汇储备除了通过货币供给这一渠道影响物价水平外,还通过其他方式影响物价水平。最后,针对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要想缓解外汇储备对物价的影响,主要在于解决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刚性作用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首先,通过分析我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的原因,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巨额外汇储备,要拓宽其利用渠道,以分散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度;再次,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之间刚性联系机制的原因,并提出措施缓解这一直接的作用机制;最后,分析我国目前采取的外汇冲销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提升冲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