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结鱼(Tor sinensis Wu)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2009年4、7、8月和2012年1、5月,共五次,在澜沧江下游干流及支流南腊河、小黑江,通过主动捕捞和被动收集的方式获得254尾中国结鱼研究样本,对中国结鱼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选取耳石、鳞片、鳃盖骨、脊椎骨等年龄材料鉴定中国结鱼的年龄。耳石打磨时容易磨碎或是磨掉轮纹,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鳞片轮纹清晰,但无明显年龄界线,无法分清年龄;鳃盖骨和脊椎骨处理过程相对简单得多,操作起来更为方便快捷。从鉴定效果而言,耳石磨片上的轮纹特征比鳃盖骨的更为直观、清晰且准确性更高;中国结鱼脊椎骨的年轮清晰明显,但是无法判断起始年龄。因此本研究以耳石作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2.中国结鱼渔获物年龄结构由1-7龄和9龄组成,2龄组为优势组,占总数的30.12%,2-6龄组的数量占总数的87.95%;平均体长为171.58mm,优势体长组为100mm~200mm个体组,占群体的35.00%;平均体重为257.0g,优势体重组为100.Og以下个体组,占群体的25.94%。3.中国结鱼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0.0000179529L3.0228609956(R2=0.98368,n=254),属匀速生长类型:体长与耳石半径关系式为L=-0.0001R2+0.4013R-21.261(r2=0.9898, n=254);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521.8652(1-e-0.1658(t-0.3753)),Wt=2943.9855((1-e-0.1658(t+0.3753))3.0229渐进体长L∞=521.8652mm,渐进体重W∞2943.9855g,生长系数k=0.1658/年,初始年龄t0=0.3753(龄),拐点年龄t1=7.05(龄),拐点年龄所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是:Lt=369.43mm,Wt=1036.14g.4.中国结鱼口下位,肠长为体长的2.4~3.6倍,肠长和体长呈直线关系:IL=3.5288×BL-88.018(R2=0.9431,n=20).肠道内食物组成包括藻类、高等水生植物、原生动物、轮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其中高等水生植物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水生昆虫、硅藻和原生动物。5.中国结鱼的卵巢和精巢的发育都分为6个时期,卵巢中共有5个时相的卵母细胞,精巢中有5种形态的生殖细胞。第2时相末期到第3时相早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卵黄核,细胞核中的核仁出现外排现象,核仁的外排物可能与核周的卵黄颗粒的形成有关。中国结鱼的精巢属于小叶型结构。6.中国结鱼生活史为偏r选择性;自然死亡系数M=0.3094,总死亡系数Z=0.5787,捕捞死亡系数F=0.269,开发率E=0.4654;采用体长结构的世代分析(LCA)估算中国结鱼年平均资源量为1.374×104kg,年平均资源数量为0.432×106尾,初始资源量为1.457×104kg,初始资源数量为0.568×106尾。根据B-H动态综合模型评估中国结鱼的资源量,结果表明开发率处于过度利用状态,建议降低捕捞强度,捕捞年龄推迟至4龄(对应体长23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