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党中央号召我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一项活动,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负责组织展开。此次活动简称为“走转改”,以推动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贯彻落实好群众观点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目的,促使各级新闻单位加快推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自2011年新闻战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已有超过三年的时间,随着“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化,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引发了社会各界针对此次活动的热烈讨论,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光明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于2011年8月先后开设“走基层”和“走转改”系列专栏,两个栏目下共设52个子栏目。笔者搜集了2011年8月10日到2012年12月31日共计510份《光明日报》,并从中选出全部“走基层”、“走转改”栏目报道784篇进行分类统计,得出报道数量大、报道题材多、报道范围广等特点。《光明日报》“走基层”、“走转改”栏目报道在策划理念、内容、形式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新突破,在报道理念上提倡注重受众意识和审美意识,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中央党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当代受众的审美观念;在报道内容上涉及范围广泛、视角新颖、内容鲜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进一步拉近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在报道形式上标题醒目、语言生动、篇幅短小、版面美观,满足当代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也顺应阅读发展趋势。而“走基层”、“走转改”栏目报道,在促进新闻报道改革、帮助新闻工作者摆正位置、转变报道视角更为贴近群众等方面,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不仅让新闻报道进一步注重对受众的吸引力,也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身心合一扎根到基层;结合议程设置、“知沟”理论、社会责任等新闻传播学经典理论,笔者认为《光明日报》在加强舆论引导、保障群众权利、垂范新闻战线等方面,亦产生较大影响。笔者通过研究《光明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在建立健全“走转改”发展长效机制、把握正负两面报道平衡、坚持新闻业务改革中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光明日报》为我国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媒体带来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