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急性致死性肺栓塞导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期间或心肺复苏后行溶栓治疗对自主循环恢复率,生存率,并发症的影响,探讨此类病人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急性致死性肺栓塞致心脏骤停的24名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溶栓组为行溶栓治疗者,共11例,对照组为行高级生命支持未行溶栓治疗者,共13例,分析比较其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ROSC,24小时生存,生存至出院等疗效指标,大出血及小出血发生率,神经系统损害等安全性指标。应用统计学方法: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溶栓组与非溶栓组在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发生地点、有无目击者、有无高危因素、心脏骤停时PH、乳酸值,CPR持续时间是否大于10min、是否初始抗凝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范围在0.061至大于0.99),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2.疗效分析:溶栓组11例中有8例(72.73%)获得ROSC,且有ROSC的病人均获得24小时生存,对照组13例中7例(53.85%)获得ROSC,获得ROSC病人生存时间≥24小时的有6例(46.15%)。溶栓组生存至出院病人为5例(45.45%),对照组为4例(30.77%)。尽管溶栓组自主循环恢复率、24小时生存率及生存至出院率均高于对照组(72.73%vs 53.85%,P=0.423;72.73%vs 46.15%,P=0.24;45.45%vs30.77%,P=0.675),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安全性分析:尽管溶栓组发生大出血、小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更频繁,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27%vs 23.08%,P>0.999;27.27%vs 15.38%,P=0.63)。两组间在神经系统损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同样无统计学差异(18.18%vs 30.77%,P=0.649)。溶栓组及对照组均未出现致死性出血,且大出血并发症均经输血对症处理后得到纠正。结论:急性致死性肺栓塞所致心脏骤停行溶栓治疗有利于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短期生存率,其应用不应受出血风险限制,可以在充分评估个体风险-获益比前提下尽早选择恰当的溶栓药物和剂量进行溶栓。为进一步验证溶栓治疗在FPE所致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需开展针对该类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