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离体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增殖及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探究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促进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与Notch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理论方法制备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将大鼠BMSCs分为5%、10%、20%、30%浓度含药血清组及空白组,应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离体培养的大鼠BMSCs增殖的影响;将大鼠BMSCs分为5%、10%、20%、30%浓度含药血清组及传统诱导组,对大鼠BMSCs进行成脂肪诱导,分别用各组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干预后进行油红O染色,分析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大鼠BMSCs成脂分化的抑制作用;对大鼠BMSCs进行成骨诱导,分别用各组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干预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并对各组细胞及细胞培养液进行ALP活力检测,比较细胞内外ALP活力,分析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大鼠BMSCs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分析比较含药血清最佳给药浓度为20%浓度含药血清后,进一步探索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促进大鼠BMSCs骨向分化与Notch信号通路的关系,将大鼠BMSCs分为传统诱导组、20%空白血清组、20%含药血清组、传统诱导+DAPT组、20%空白血清+DAPT组、20%含药血清+DAPT组,Real-TimePCR法检测各组Notch1及CBF1 mRNA的表达以确认加入阻断剂DAPT后Notch通路被阻断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成骨因子RUNX2、Col-1、BGP蛋白的表达,结合以上结果分析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促进大鼠BMSCs骨向分化与Notch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不同浓度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影响BMSCs的增殖在各时间点具有不同的特点,24h时,与对照组相比,30%含药血清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该时间点30%含药血清组具有促进BMSCs的增殖的作用。48h、72h及96h三个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10%、20%、30%浓度含药血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该时间段10%、20%、30%浓度含药血清能进一步促进BMSCs的增殖,其中20%浓度含药血清的促进作用最强。120h时,与对照组相比,20%、30%含药血清组差异显著(P<0.05)。但与96h相比较,30%含药血清组在120h有下降趋势;成脂诱导后,5%、10%、20%、30%浓度含药血清组与传统诱导组相比脂肪转化率显著降低(P<0.05),其中20%含药血清组明显低于其余各浓度组(P<0.05);成骨诱导后,与传统诱导组相比,各浓度含药血清细胞内外ALP活力均有上升趋势,20%、30%含药血清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20%含药血清组ALP活力较其余各组最高,且差异显著(P<0.05);分别与传统诱导组、20%空白血清组、20%含药血清组相比较,所对应的传统诱导+DAPT组、20%空白血清+DAPT组、20%含药血清+DAPT组中Notch1、CBF1 mRNA的表达均显著性降低(P<0.05),与传统诱导组相比,20%空白血清组Notch1及CBF1 mRNA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传统诱导组及20%空白血清组相比,20%含药血清组Notch1 mRNA显著性升高(P<0.05)而CBF1 mRNA显著性降低(P<0.05),与传统诱导+DAPT组及20%空白血清+DAPT组相比,20%含药血清+DAPT组中Notch1 mRNA上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BF1 mRNA表达下降且有差异(P<0.05)。与传统诱导组、20%空白血清组、20%含药血清组相比较,加入阻断剂后对应的传统诱导+DAPT组、空白血清+DAPT组、20%含药血清+DAPT组中Col-Ⅰ、BGP、RUNX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0.05),与传统诱导组及20%空白血清组相比,20%含药血清组ColⅠ、BGP、RUNX2蛋白表达均显著性上升(P<0.05),与传统诱导+DAPT组及20%空白血清+DAPT组相比,20%含药血清+DAPT组中ColⅠ、BGP、RUNX2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1.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具有促进BM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抑制BMSCs的成脂分化的作用,20%浓度含药血清较其余各组效果更好;2.在本实验中Notch通路主要发挥抑制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3.在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能够上调Notch通路Notch1 mRNA的表达、下调Notch通路CBF1mRNA的表达,当与DAPT叠加使用时,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上调Notch1mRNA的能力减弱,但可能通过协同作用与DAPT共同下调CBF1mRNA;4.在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能够促进成骨因子Col-Ⅰ、BGP、RUNX2蛋白表达,这可能与其上调Notch通路中Notch1mRNA、下调Notch通路中CBF1 mRNA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