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异常改变的范围,并且初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白质结构改变的相关性,间接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神经网络功能连接特征,为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学异常的可能神经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本次试验分别设定一个正常对照组和一个慢性精神分裂症组,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urth edition, DSM-IV)诊断标准入组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4人,年龄、性别、利手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扫描当天由专门训练的精神科医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进行临床症状评定,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估患者的精神执行功能。(2)磁共振部分:采用荷兰PHILPS Achieva3.0T X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头部相控阵线圈进行常规全脑扫描,排除脑器质性病变,脑内结构正常者进入磁共振数据采集程序,两组均进行DTI数据采集。(3)数据后处理过程:MRI扫描后排除头动伪影及其他导致有质量问题的数据,对采集的数据采用SPM8软件进行后处理,对处理过的数据基于像素的分析方法(voxel-based analysis,VBA)为基础进行两样本t检查,比较两组数据整个脑区白质FA、MD及RD值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白质相同区域FA值比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双侧额叶(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前扣带回)、双侧颞叶(右侧颞中回、左侧颞上回及双侧海马旁回)、双侧顶叶(双侧顶上小叶和双侧楔前叶)、双侧枕叶(双侧视束走行区明显)、双侧内囊前肢、右侧内囊后肢、左侧外囊、右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右侧小脑中脚、右侧小脑下脚、胼胝体膝部及双侧穹窿FA值减低;2、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白质相同区域MD及RD值比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双侧额叶(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前扣带回)、双侧顶叶(双侧顶上小叶及双侧楔前叶)、双侧枕叶(双侧视束走行区明显)、双侧颞叶(右侧颞中回、左侧颞上回、双侧颞下回及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内囊前肢、双侧外囊、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双侧小脑中脚、双侧小脑下脚、胼胝体膝部、体后部及压部、穹窿及脑干白质MD值及RD值增高;3、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MD及RD值增高的脑区明显较FA值减低的脑区范围大,MD值增高的脑区和RD值增高的脑区基本相同。4、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白质FA值和PANSS评分及WCST评分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1、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存在广泛异常而不仅仅局限在某个脑区,在DTI上主要表现为FA值减低,MD值及RD值增高。2、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D值及RD值增高的范围较FA值减低的范围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结构的改变不仅仅是由于髓鞘结构的改变所致,可能还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结构的改变,所以采用MD值及RD值来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的改变可能更加敏感。3、PANSS评分及WCST评分不能反映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的严重程度。4、利用磁共振DTI成像技术可以比较有效的探测脑白质的结构改变的区域,这项技术应该可以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