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是全国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2016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山东省于2017年启动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20年全面推进。2018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实施新高考作为山东省的一项重大决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高考方案的最终实施者与落实者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目标群体的教师和学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方案的实施效果,研究教师和学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情况对新高考改革和方案推进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五所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有效学生问卷1028份,有效教师问卷486份,使用访谈法访谈了14名高三学生和13名高中教师,来探究他们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情况。根据山东省新高考方案中对新高考的规定与要求、已有的政策认同理论、我国学者对高考方案的态度研究以及预访谈结果,确定从一般评价与具体环节评价两个层面来研究山东省新高考方案认同度,从而确定六个维度,即总体判断、预期效果、高考科目改革、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志愿填报。运用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方法进行问卷数据处理。研究发现,师生对新高考方案整体认同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其有利于打破固化的文理分科、增加学生选择权、尊重学生兴趣、发挥学生自身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新高考方案与师生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师生对新高考方案的争议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在“减负”效果方面,新高考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且师生对考试内容无法把握,导致学生学习内容繁重,教师工作量加大;第二,在等级赋分制的科学性方面,等级赋分扭曲分数差距,使选考科目不等值,造成学科人数失衡;第三,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标准模糊不清,各省、市甚至学校都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难以保证招生的公平性。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造假等违规情况,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此外,学校办学水平显著影响认同度,而户籍、学历等个体因素认同无差异。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提出建议:保持改革方案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探索体制创新;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指导,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高考专业化水平,优化等级赋分方式;规范具体评价标准,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