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jsdsd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也在迅速增加。尤其近几年,资源“瓶颈”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石油、铜、铝、镍、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严重短缺,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对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未来重新加以认识。然而我国传统矿产资源评价仅考虑技术和经济两个因素,主要体现的是战术性评价,使得人们片面地追求矿产资源自身的价值和经济效益,没有将资源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没有把资源的开发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损失,以及经济结构、社会效益等因素考虑进去,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揭示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的矿产资源战略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是指,从国家战略管理的角度,从宏观层面分析矿产资源的科学配置问题。其评价内容包括:矿产资源时空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矿产资源供给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矿产资源战略评价定位是从矿产资源时空协调角度,通过选择合理的评价模型与方法来评估矿产资源供给保障风险,提出风险控制对策,构建可持续的矿产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本文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下,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对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最为关键的时空协调过程、供给保障风险和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这将对进一步完善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各项政策、促进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七章,每一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并就国内外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矿产资源安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贡献与创新点。第二章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理论基础。本章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系统理论、协同理论等角度出发,通过阐述矿产资源在经济增长、自然资源最优动态控制与最适耗竭以及国家宏观战略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机制,揭示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内涵与模型。在阐述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作用机制、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倾向和相应的目标和手段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矿产资源时空演变评价系统、矿产资源保障风险评估系统和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并介绍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特征和基本类型,通过运用系统论原理阐述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系统方法。第四章我国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综合评价。煤炭资源时空演变过程分为时间过程和空间过程,时间过程一般就是指国家或地区等区域内煤炭资源需求量的增长和变化轨迹;空间过程通常是指一个地区的煤炭资源的供应范围从地区到国家甚至到国外不断拓展的进程。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时间和空间两个过程达到了协调统一,一个国家的煤炭资源发展才算是得到了平衡。煤炭时空演变过程是煤炭资源供应不断满足经济发展中煤炭资源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的轨迹。把煤炭资源消费需求的变化过程看作煤炭资源时空演变的时间过程,主要体现在消费量、增长速度和空间格局的变化过程。具体来说,主要从总量指标、均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增量指标来分析煤炭资源消费的变化过程。空间过程是一个区域在满足不断增长的煤炭消费需求,保障的空间从区域内向区域外范围的拓展进程,区域煤炭资源供应体系的建设从本土化走向开放,具体来说,可以采用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运输方向、运输通道的保障能力等指标,从空间分布、类型和关系等方面描述不同尺度的相对指标和增量指标的变化分析煤炭消费的空间变化过程。中国煤炭资源的时间过程与空间过程总体上是协调发展的,但发展明显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开始阶段,煤炭消费增长量不大,相应平均运输距离也较小:此后有一段快速发展时期,时间过程与空间过程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再往后,时间过程增长迅速,但是空间过程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表明空间过程适应时间过程的能力有减弱的趋势。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时空协调性,建立我国煤炭资源时空协调的支撑体系,应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建设:一是煤炭运输体系的发展、二是区域之间利益协调、三是煤炭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第五章我国煤炭资源保障风险评估。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矿产资源保障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准确度量现阶段中国矿产资源保障风险的级别,是我国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煤炭资源保障风险是在保障中国煤炭供给的过程中,实现保障目标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的结果可能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和进程的影响。本章对影响我国煤炭保障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出从资源到消费5方面的保障风险要素,在参考国内外能源安全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分析煤炭保障风险机理,提出用资源指标、生产指标、运输指标、市场和消费指标描述和刻画影响煤炭安全保障风险的5大类型11项指标,初步建立了煤炭保障风险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借鉴有关风险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煤炭保障综合风险度表达方式以及各风险因子引发风险度的评价模型。运用煤炭保障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区、直辖市)作为分析对象,对其煤炭保障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价结果如下:全国煤炭资源保障综合风险平均水平为Ⅳ级,处于较低水平。风险程度最高的省(区)为西藏,综合风险水平达Ⅱ级:其次为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东、海南7个省(直辖市),综合风险水平为Ⅲ级;北京、河北、辽宁、吉林、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西、甘肃、青海、宁夏共13个省(区、直辖市)的综合风险为Ⅳ级;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河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新疆等10个省(区、直辖市)为中国煤炭资源保障风险最低的省份,综合风险水平为V级。该评估结果基本符合现状,印证了该评估体系的合理性。通过对国内煤炭资源的风险等级评估和对引起煤炭资源安全风险问题的诸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煤炭资源风险等级并不太高,但是鉴于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生产特别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很有必要对引起我国国内煤炭资源安全风险问题的诸多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维护国内能源市场的稳定,为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能源基础环境。第六章我国煤炭资源环境影响评价。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在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环境质量带了重要的影响。在不断扩大的需求引导下,煤炭资源供给与消费的增加导致了大气污染、酸雨、地表水的有毒污染、废弃的放射性物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约束己经成为制约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决定性因素。就每单一种类的能源矿产消费的大气环境污染而言,煤炭消费量的增加是导致中国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和烟尘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但是,就对三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程度而言,煤炭消费量增长对烟尘排放量的增长作用最大,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作用次之;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是导致中国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和烟尘排放量增加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就石油消费量增长所导致的大气环境影响而言,其对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的作用最大,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的作用次之,对烟尘排放量增长的作用最小;对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而言,其对中国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和烟尘排放量增加具有较好的消减作用,并且对烟尘排放量减少的作用较大,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的次之。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将表现为向行业集中、城市集中和区域集中的趋势。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绿色化”,加强煤炭资源消费的健康风险识别,全面实施污染物综合消减,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煤炭消费环境成本内部化,己经成为中国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与公众健康状况的现实途径。第七章全文总结与展望。本章在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对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因此,在这种情势下企业就要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进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2008~2017年河北省人均用水量的原始数据,建立人均用水量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河北省人均用水量进行短期预测,并验证预测模型的适
桥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逐渐发生老化、损伤甚至坍塌破坏,这些病害对桥梁结构的运营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在役桥梁
伊利公司计划2011年在奶源建设方面投资约14.26亿元,其中用于奶源基地建设投资的资金(主要是挤奶设备、TMR、制冷罐)为1500万元,牧场建设方面还将继续投资(包括自建牧场、扶持家
2004年以来,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设计、开发、建造了多款技术水平先进的海工辅助船,该文对该公司开发建造的59m操锚供应拖船、75m平台供应船以及85m海底支持维护船这三个先
文章对电网企业档案知识服务产品全周期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以省级电网企业为例,系统阐述了优化电网企业档案知识服务产品全周期管理的主要策略,提出了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人
目的 探讨循环游离DNA(cf-DNA)联合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检测在糖尿病烧伤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5月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
大规模自然灾害频发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应急物资的及时有效供应,对解决或处理灾区居民基本生活、人员安置、卫生防疫、灾后重建等事项尤为重要。同时高速公路以其行车
语言景观研究是对公共语言标牌上语言使用的研究,有助于考查地区语言状况,制定相关语言政策。街道标牌作为语言景观之一,记录和见证了一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以实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白准确地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它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