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酰胺类除草剂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较高的药效,且药剂在植物体内容易被降解,对哺乳动物的危害也较小,因而这类除草剂在全世界广泛使用。为寻找到高活性、低毒性的除草剂,本文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设计合成了N-硝基-N-(2,4,6-三取代苯基)苯氧乙酰胺类化合物和N-硝基-N-(2,4,6-三取代苯基)呋喃乙醛酰胺类化合物共32种,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除草活性、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研究及除草活性3D-QSAR研究,并探讨了化合物的作用靶标。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通过硝化2,4,6-三取代苯胺基为N-硝基-2,4,6-三取代苯胺基作为一个活性亚结构,以苯氧乙酰基及呋喃乙醛酰基作为另一个活性亚结构,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分别以三乙胺和氢化钠为缚酸剂合成得到23个N-硝基-N-(2,4,6-三取代苯基)-苯氧乙酰胺类化合物和9个N-硝基-N-(2,4,6-三取代苯基)-呋喃乙醛酰胺类化合物。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IR和1HNMR表征。采用平皿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苏丹草和苋菜根与茎的抑制活性,并同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水稻和油菜根与茎的促进作用。从整体上来看,N-硝基-N-(2,4,6-三取代苯基)-苯氧乙酰胺类化合物对苏丹草和苋菜根与茎的抑制活性要远大于N-硝基-N-(2,4,6-三取代苯基)-呋喃乙醛酰胺类化合物,且对苏丹草茎的抑制作用优于对根的抑制作用,而对苋菜根的抑制作用要优于对茎的抑制作用。在0.1mg/L浓度下,两个系列的化合物对水稻和油菜根与茎都有一定的促长作用,浓度增加时即表现出抑制作物根与茎的生长的现象。以从玉米幼苗中提取的ALS酶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该酶的抑制活性。研究表明N-硝基-N-(2,4,6-三取代苯基)-苯氧乙酰胺类化合物对ALS酶的IC50几乎都大于100mg/L,而在200mg/L浓度下N-硝基-N-(2,4,6-三取代苯基)-呋喃乙醛酰胺类化合物对ALS酶的抑制率均低于30%。因而并不能证明所合成的两个系列的化合物的作用靶标就是ALS酶,对目标化合物的作用靶标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初步研究了N-硝基-N-(2,4,6-三取代苯基)-苯氧乙酰胺类化合物的除草3D-QSAR模型,得到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和指导意义。